执教人:欧灵生1、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的特点,能分辨部分少数民族服饰。了解南北少数民族服饰的差异。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当相互尊重,知道服饰反映出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展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学习目标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不同,生活环境、物质条件也不同,因此,在服饰上有很大的差别。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一方面反映出各民族人民的聪明智慧,同时也展现了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各具特色的服装,美化了人们的生活。下面我们认识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是个爱花的民族,人们戴的是绣花帽,着的是绣花衣,穿的是绣花鞋,扎的是绣花巾,背的是绣花袋,衣着服饰无不与鲜花息息相关。妇女普遍都穿色彩艳丽的连衣裙,外面穿绣花背心或坎肩,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脚穿长筒皮靴。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维吾尔族男装蒙古族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爱穿长袍,称蒙古袍;系腰带;蒙古靴;戴帽。蒙古族头饰佩饰蒙古靴满族古代,满族先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满族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装,或外罩坎肩。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香囊、荷包等。满族女子梳京头和“盘盘髻”。回族回族具有民族特色的就是礼拜帽,一般是用白布制作,式样为无檐小圆帽藏族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长裙、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等。妇女冬穿长袖长袍,夏着无袖长袍,内穿各种颜色与花纹的衬衣,腰前系一块彩色花纹的围裙。藏族同胞特别喜爱“哈达”,把它看作是最珍贵的礼物。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大理,那里苍山洱海风景秀丽,民族文化较为发达。白族男女均上着衣、外套领褂,下着裤。服装颜色的搭配简单鲜明,对比协调。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的包头、女子的帽箍,男女上衣,甚至裤子都喜用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浅绿、浅蓝等色。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布朗族布朗族分布在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布朗族男子上穿青布圆领长袖对襟或大襟衣,下着宽脚裤。妇女上着紧身短衫,下着筒裙,也有着长裤的。妇女均喜欢戴银饰。苗族:生活在中国的西南地区。苗族男子着对襟或大襟上衣,下着大裆裤,盛装时则穿绣大花彩色“百鸟衣”。苗族妇女多穿短上衣、百褶裙或宽脚裤,衣料多为蜡染。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妇女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布依族布依族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盘江、红水河流域。布依族男子常穿短衣长裤,盛装时着长衫,戴瓜皮帽。妇女则上着短衣,下着百褶裙或长裤,戴银饰。傣族:多居住在我为云南的亚热带地区,擅长农耕和水稻种植。傣族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融合了中原和印度及中南半岛诸国文化。傣族男子多穿圆领大襟或对襟小衫,下着长裤,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穿长筒裙和短衫,梳各种发式。傣族人民崇拜孔雀和大象,常将孔雀和大象的图案编织在衣物上。高山族生活在中国的台湾、福建、湖北等地。高山族服饰色彩绚丽,华丽精美。男子上穿短衣,束腰裙。妇女上着短衣,下穿长裙或短裤。哈尼族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哈尼族男子上穿对襟衣、下着长裤,用黑布或白布包头。妇女服饰主要为棉布的衣裙和长、短裤。哈尼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穿青色衣服,有的地方甚至每洗一次衣服都要用蓝靛将衣服再染一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蜡染和扎染都是在云南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区别。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一直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游客如果要买,可到工艺美术店和各大商场去,此外翠湖南路有若干店铺专营这类商品。蜡染是流行于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手工染印工艺品,昆明蜡染面料融合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图案独特新颖,古朴大方,一块蜡染布的价格约15元左右。路南挑花是聚居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传统工艺,历史悠久。挑花是刺绣的一种,以挑花装饰挎包、衣物、头巾等是大理白族和路南撒尼人的服饰特色,它具有民间产品的夸张的色彩美。路南挑花主要产品有背包、桌布、窗帘、服饰等。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