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寻访聂耳故居VIP免费

寻访聂耳故居_第1页
1/3
寻访聂耳故居_第2页
2/3
寻访聂耳故居_第3页
3/3
寻访聂耳故居“成春堂”:笛声化作民族魂论规模,论精美,昆明甬道街上的这座院落都称不上出类拔萃,普通得甚至有点平庸。可是,它却为世人所难忘。我也记住了它,并不远千里来寻访这座院落。当然,不是为了这所院落,而是为了寻访一个人,一个用旋律怒吼出中华民族心声的人。他,就是著名音乐家、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甬道街边的聂耳故居很平常,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屋,好在是座两层楼。严格地讲,这不是聂家的祖业,是房东杨家的房产。光绪二十八年,即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从玉溪来到昆明行医,租用此房开了一个中药铺,取名为“成春堂”。十年后的一个春日,聂耳就出生于这里。他天真烂漫的童年也在这里度过,直到十八岁振翅远飞。这让人不禁想起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今,这座房子的房主是谁,没人知晓,至多知道房东姓杨,但是只因这里住过聂耳,才使我,以及和我一样敬仰聂耳的人来此拜谒瞻仰。进入院落,悠扬的音韵便萦绕在耳畔。何止是耳畔啊,是血脉,并经由血脉激活了每一个细胞。不过,那并不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而是竹笛吹出的稚嫩音韵。对这笛音,小学课本中有篇文章曾有还原,“悠扬的笛声飘荡在林间小路上,许多行人被吸引了,都站在细雨中静静地听他吹笛子。”确实,聂耳能把笛子吹得优美迷人,但是,那其实是后来的事,是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先前可不是这样,他吹出的声音不悠扬,也不婉转,甚至有些刺耳。教聂耳吹笛子的师傅姓邱,名字如同姓杨的房东一般,没人记得。可是,若是没有他的启蒙教导,就不会有后来响亮于神州大地的聂耳。而且,这位邱师傅还不是音乐教师,只是一位木工。吹笛子是他做木工活儿歇息时的业余爱好。每当他的笛声响起时,小聂耳的血脉就在激荡,细胞就在舞蹈。然而,也许就在小聂耳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笛音突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锯子和刨子的声音。小聂耳不无失望,他要寻求希望。他悄悄来到隔壁的木工房。木工房里,当邱师傅撂下锯子,小聂耳就给他递过刨子,撂下刨子时,小聂耳又给他递过墨斗。省力省时,邱师傅哪能不高兴?面对眼前的这个孩子,邱师傅夸其“小机灵”。“小机灵”还真是机灵,趁着邱师傅休息了,赶紧请他教自己吹笛子。邱师傅怎能辜负这个可爱的“小机灵”?一老一小的心声便胶合在一起,飞出屋室,飞到甬道街头。勤奋好学,让聂耳叩开了通向音乐的门扉。不止如此,勤奋好学也让他叩开了通向知识的门扉。聂耳上学不久后,父亲便去世了,家庭陷入困境,连他的学费也没有着落。母亲卖掉心爱的八音钟才凑够学费,可还缺书钱呀!聂耳没有为难母亲,有一天他高高兴兴地对母亲说,我有课本了。母亲看见,聂耳的手里是用烟盒装订的小本子,再仔细瞅时才发现,背面是手抄的《国语》和《算术》。母亲真的是比聂耳还要高兴啊!固然为聂耳有了“课本”高兴,更为孩子好学上进的精神高兴。在学校里,聂耳长知识,长思想,随着个头的增高,眼界也更加开阔了。他看到祖国积弱积贫,时刻梦想着国家能富裕强大。他把满腔热情寄托于变革,为之呼吁奔走,并鼓动同学和自己一道呼吁奔走。然而,时局能忍受弱贫保守,却容忍不下激进变革,聂耳被列入另册,难以在昆明再待下去,只有告别昆明。离开昆明后,聂耳飘零到上海,靠在商号当伙计维持一日三餐。还是音乐,改变了聂耳的境遇。有一天,他看到《申报》刊出联华影业公司音乐歌舞学校招收学员的广告,身上沉睡的音乐细胞马上被激活了,便去报考。担任主考的音乐家黎锦晖,一眼看出聂耳身上潜在的音乐天赋,因此录取了他。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聂耳如鱼得水,他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只要是歌剧社需要的事,他都主动干。时不时还上场演出,要么扮演卖臭豆腐的小贩,要么扮演一身乌黑的煤矿工人。他才华横溢,活泼可爱,大伙儿见他耳朵大,就亲切地叫他“耳朵先生”。叫着叫着,干脆就叫成了“聂耳”——事实上,聂耳的原名本来是聂守信,此后称聂耳才名副其实。就在此时,“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寇侵犯,东北沦陷。聂耳不再只想着歌唱,他要呐喊!他结识了作家、诗人田汉,参加了革命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寻访聂耳故居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