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第一课时教案教材简析:《掌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29课,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门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作者是以回忆的语气来写这段小学的经历。根据课文的内容,可分为掌声前的英子和掌声后的英子两部分,因为课文提到,有了掌声鼓励后的英子“就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文章的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包含着充沛的情感。课文通过外在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由外向内”感受这些情感。教学目的: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的关心、帮助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帮助。4.抄写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英子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麻”“症”“疾”“姿”“势”“况”“镇”“绪”’“述”“励”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掌声”“文静”“愿意”“姿势”“热烈”“持久”“平息”“情绪”“讲述”等词语。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课文第1和第4自然段,能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难点:(1)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2)能初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的导读,了解到这一组的课文都是以什么为主题的?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本组课文的第一篇,题目是:掌声二、老师泛读课文三、学生初读课文1、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看注释、查字典。2、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脱掉帽子读(学生领读、挑读)、回到句子中读。四、走近英子,感受变化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2)抓关键词(默默地早早的最后)体会忧郁。(3)跟着老师想象,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快乐游戏的时候,英子却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当同学们还在来学的路上时,英子已经早早地来到教室,下课铃声响了,她却要最后一个离开,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呢?(指名回答)(4)她总是感觉自己很差,不如别人,这说明她心里还非常的?(指名回答),随机板书:自卑、忧郁(5)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你能把她的痛苦、孤独、自卑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6)指名读、齐读。过渡:后来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有什么变化呢?。2、学习第4自然段。(1)自读第4自然段。(2)英子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指名回答并随机板书:开朗、自信(3)看到英子的变化真高兴啊,那我们用高兴的心情读读这一段吧,把你们的情绪酝酿到脸上。(4)是什么让英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指名回答。五、概括文章内容。指名回答。六、小结: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同学们送给英子掌声这件事情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七、布置作业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今天的作业是——1.摘抄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八、板书设计:29掌声忧郁开朗自卑自信九、教学反思:在《掌声》这篇课文的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或绘声绘色地描摹场景,或生动传神地再现情境,或情真意切地传递情思,或声情并茂地渲染气氛,令学生如临其境,沉浸在那感人的故事情节之中。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使其心灵产生感应,加深了对文本主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