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基本性质执教:张勇进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第55~56页例8、例9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2.会化简比,能区分化简比。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难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引言:同学们知道猴子最爱吃桃子,下面就来看一看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猴王管辖的猴群分为三个组,一组有4只猴分得3个桃,二组有8只猴分得6个桃,三组有12只猴,分得9个桃。请问猴王的分配公平吗?让学生思考:每只猴分得几个桃?桃与猴的比怎样?比值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46÷89÷123:46:89:12学生观察算式,思考:1.三个除法算式有什么关系?2.三个分数的值相等吗?3.三个比相等吗?(相等)为什么?4.猴王的分配公平吗?(公平)为什么?板书:3÷4=6÷8=9÷123:4=6:8=9:12是啊!猴王的分配是公平的,由于它的公平才被众猴推为猴王。【设计意图:以故事、质疑导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二、探讨规律观察等式,有什么特点?一个比的前项发生变化,后项也相应变化,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学生分组讨论,寻找变化规律。小组汇报、交流。1.从左往右观察前后项的变化:前项3→6(3→9、6→9)后项4→8(4→12、8→12)3:4=(3×2):(4×2)=6:83:4=(3×3):(4×3)=9:126:8=(6×1.5):(8×1.5)=9:12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上述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2.从右往左观察前后项的变化:9:12=(9÷3):(12÷3)=3:46:8=(6÷2):(8÷2)=3:49:12=(9÷1.5):(12÷1.5)=6:8用一句概括性的语言表达上述变化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3.讨论:上面同乘以或除以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归纳并完善变化规律。4.联系已学过的知识给你发现的规律起个名称。师板书:比的基本性质。5.尝试:(1)4:5的前项扩大2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该()。(2)如果3:2的后项变成15,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前项应该为()。【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规律,自然生成新知。归纳变化规律时,在关键处点拨,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三、运用规律思考:最简整数比是什么样的比像(3:4)这种前后项为互质数的比叫最简整数比(简称最简比)。(板书)1.化简比。出示例9: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1)14:21(2)1/6:2/9(3)0.25:1.230:10讨论14:21如何化简?学生汇报。2.小结化简比的方法。如何化简分数比和小数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归纳。(允许方法多样化)学生尝试化简。3.比较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异同。完成练习九第6题。讨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是什么?强调:比值是一个数,化简比仍是一个比。(板书)五、强化认识1.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2.判断:①、1/2:1/4化简后得2()②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③两个数的比值是1/3,这两个数同时扩大5倍,它们的比值是1/3()④、圆周率表示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3.填空。(小黑板出示)(1)、3÷4=()/()=()÷()=21:()(2)、两个的比值是5/6,这两个数的最简比是()。4.甲数是乙数的50%,用比的角度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5.А、Б两圆的重叠部分是圆А的1/7,也是圆Б的1/5,求А、Б两圆的面积比。六、总结全课谈谈本节课的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