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折形状》教学设计北大街小学张瑞仙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就纸的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搜集证据,解决问题;●使用恰当语言描述研究的方法;●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物体承受力大小;●初步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蛋壳、双面胶、鸡蛋壳、柱体、球体、椎体、小刀、书本很多、实验表图片问对比试验需注意什么学生准备:打印纸、双面胶带、剪刀、、鸡蛋壳等。一、导入师:生活离不开科学,老师今天想用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纸托起科学书,(师演示),大家有没有简单的办法用这张纸托起这本书呢?(生操作,面向观众)生:把纸折成拱形。师:谁愿来试试?(一学生把纸折成圆筒,把笔牢牢地支起,大家给予了掌声。)师:为什么现在这张纸可以承受这本书的重量呢?生:因为改变了纸的形状。板书:形状师:你有什么疑问?生:形状与承受力是不是有关系?师:我们这节课就先来研究形状与承受力是否有关系?板书:承受力。【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紧扣生活与科学的关系,建立大教学观念,让学生时刻感受生活离不开科学,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学以致用。】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一)师:刚才我们只是把纸弯曲成横截面是圆柱体的纸筒,他的承受力就增大我们还能折成横截面是什么形状的纸筒?生:三角形、四边性、五边形......(师依次出示四种纸筒)师:这节课就重点研究横截面是这四种形状的纸筒与他的承受力。(出示:幻灯片1)根据我们折纸的经验,该注意些什么生:纸要横折折形状时,上下两个边要平。折纸前,在边上预留相同的地方贴双面胶,让两边粘起来双面胶要把缝隙黏牢固,不能留缝师:心动不于行动,开始折吧板书:折(师随机引导)【设计意图:折纸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玩不厌的活动,有乐趣才能有兴趣。课堂教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以满腔的热情,高度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二)实验1、师:它们的承受力一样吗?哪种形状的承受力更大一些?猜猜看。说说理由:请你们按承受力的大小排序并填在老师给大家发下的活动记录中。2、【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3、师:要想知道大家预测的对不对,怎么办?生:做实验!(大家齐声而响亮地回答。)师:对,只有通过实验才能验证我们的预测。师:要研究这四种形状与他的承受力,这是一个什么实验?生:对比试验需要改变的是什么生:纸的形状不变的量是什么生:纸要相同的质量、大小、高度......你们能说说如何做这个实验吗?如何验证?生:放重东西生:向纸筒上加的重物要一个标准,要样大,样重。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的是统一的课外读本。咱们一本一本的加,看谁加的本书多,谁得承受力就大。放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生:1.书本要一本一本地放。2、测试时,要轻拿轻放,尽量减少书本对纸筒的撞击力3、摆放书本要对准纸筒中心,摆稳,以防倾倒。4、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师:大家考虑的很全面,做实验前,先把实验的过程和注意点想清楚,这可是个好习惯。在实验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看电脑小提示或者举手问老师。4、下面各组进行实验,注意作好记录。5、学生实验、记录、交流6、.师:各小组汇报一下本组实验的情况。生:回答(读完数据,排序跟第一组一样,可以直接说跟一组一样。师:通过以上数据你发现什么?生:我发现三角形纸筒顶得最少,承受力最小,四边形纸筒顶第二,六边形纸筒顶第三,圆柱形纸筒顶得最多,承受力最大。师:那我把它们实际承受能力的名次填到上表中。师: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八边形的纸筒的承受力有多大?生:应该比六边形纸筒承受力大。师:十六边形的纸筒的承受力有大大?那36边形?72?生:应该比八边形的纸筒的承受力大。师:那圆柱形纸筒为什么顶得最多?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