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了解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看了这两段视频,对于一个新教师来说,是受益匪浅的,同时也看见了自己身上有很多的不足。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和倾听儿童的心声,继而促进每一位儿童的学习。多关注幼儿的不确定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具备善于观察,并且可以随时抓住幼儿学习的机会的能力,从而引导他们获得自己的经验知识。在游戏和生活中能力和认知得到发展。寓教育于生活,寓教育于游戏,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这些能力都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与摸索的,对于幼教这个行业我们应该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充满爱心和耐心,并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给孩子一杯水,同时自己要具备一桶水。视频中说,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因而非常重视多元文化的存在,尊重当地土著人的文化,注重推行种族文化平等。新西兰融合多元文化的幼儿教育课程把社会情境,特别是家庭环境作为课程的基石。其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幼儿作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交流者而不断成长。在智力、身体、精神方面都保持健康,能够得到归属感,并获得为社会所需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新西兰课程模式的原理在新西兰,幼儿园课程被视为是发生于为促进儿童学习与发展而设计的环境中的所有直接和间接的经验、活动和事件。虽然各个幼教机构有着不同的组成结构和哲学理念,但是他们形成了可以作为各类教育方案基础的公共课程模式并从中体现了以下四方面的原理:1.儿童有学习与成长的权利幼儿园课程应以儿童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经验、知识、技能、态度、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为基础,充分运用游戏活动而不是竞争性的参与。要让儿童拥有创造与实施自己想法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增长知识与技能,同时还要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与判断,而成人的作用是在活动中提供指导。为了开发儿童的潜力,成人应当保证儿童得到尊重与重视,承认每个儿童都有学习与成长的权利。教师应当理解并愿意与儿童讨论双文化问题,并确保土著毛利人的儿童能够建立自我效能感。幼儿园课程还鼓励儿童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并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2.为儿童学习与成长编织模板。新西兰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做出一个模板。它把人类发展的认知、社会性、文化、身体、情感和精神等纬度看成是一根根线,线又编织成网,即用相关的经验和意义构成模板,从而反映儿童学习与成长的整体性特征。他们认为,幼儿任何时候所处的情境、人际关系、身体状态等都会作用于儿童的成长,而其自身的独特经验也会不断影响儿童的发展。与国情相呼应,新西兰幼儿园课程还鼓励儿童去尊重并了解组成新西兰社会的不同文化同时又为教师提供了整合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建议:提供对幼儿有意义的任务、活动和情境,包括一些并不与“课程”相联系的实践;给予幼儿自由探究与游戏的机会;鼓励幼儿建立持续、热情的人际关系;认识到儿童生存环境中文化、社会和个体的适应方式;认识到儿童在产生自我意识之前的意义和价值。3.家庭与社区是课程可利用的资源。小儿童的幸福和健康与早期教育环境中成人、家庭成员、社区的幸福与健康相关。因此,幼儿园课程应与儿童的每日活动、家庭的重要事件、社区以及文化等相联结。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儿童养育模式、信仰、风俗习惯等,其关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价值观也各不相同。此外课程还鼓励与更广大世界中的学习联系起来,并对不同条件、需求,以及社区期望等形成有弹性的回馈。4.儿童在与他人、环境的互动与交往中学习人际互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与人合作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创设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寻找自己的世界十分重要。因此,成人要了解儿童,为儿童的努力提供支架,提供游戏材料等,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和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经验。视频整个围绕“学习故事”来展开,值得我们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承认儿童有学习与成长的权利。我们应该创设使儿童生理健康得到提高、心理健康得到培养、并远离伤害的环境。”使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如何保持健康:在吃东西、如厕、睡觉、穿衣服时能够自我照顾;形成吃、睡、如厕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