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核舟记 (3)VIP免费

核舟记 (3)_第1页
1/59
核舟记 (3)_第2页
2/59
核舟记 (3)_第3页
3/59
只有4厘米!巧夺天工果核微雕真的很小!核舟记明魏学洢Yī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句式,了解课文内容。2、学习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以空间和物、人的主次为说明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方法。3、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4、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记”,一种古代的文体名称。这种体裁出现的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叙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文体简介作家作品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朝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关于苏轼游赤壁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勾画出来。2、听读课文,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3、朗读课文,注意停顿。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合作学习1、解决个人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2、借助工具书,做到逐字逐句翻译。3、注意把握通假字、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千万别忘了及时记录!)翻译课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奇妙精巧叫直径的雕刻甚至无不顺着雕刻神情姿态曾经赠原来是乘船漂浮用句末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不译翻译课文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房屋、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泛舟游览赤壁。翻译课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从头到尾同“又”,用在整数和余数之间零数,余数大约上下宽敞的部分是名作状,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打开左右相对涂连词,表顺承,来代船舱代窗户代字的凹处名作状,用石青翻译课文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大约八分多一点儿,大约有两个黄米粒那么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旁开小舱,左右各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中峨冠而多髯者居左。左手执卷端,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居右。绝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舟尾横卧一楫居左舟子居右舟子炉壶船背:文字篆章手卷《核舟记》模拟图翻译课文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戴着高高的帽子连词,表并列,并且胡须是位于看拿着好像说话翻译课文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露出略微侧转相互靠近极像抬仰望不相类似平放同“屈”,弯曲支撑倚靠代左膝分明可数的样子可以定语后置,即“相比之两膝”翻译课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他的右边,黄鲁直坐在他的左边。苏东坡、黄鲁直一起看一幅书画横幅。东坡的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卷,好像在说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