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嘿”、“哎”、“哩”、“咦”、“哦”等象声词的语气。2、正确规范的书写“舅”字。3、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理解重点句子中“束手就擒”、“大鳌”、“武将”的意义。4、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体现的“趣”,从字里行间感受“我”童年时赶海的乐趣。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来领会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一、交流导入1、(板书:海)大家看过大海吗?谁能说说映像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出示填空:()的大海)2(板书:赶)生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生提问交流。3、过渡:那我们一同来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大家需要的答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明确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相机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多媒体出示以下词语)。抽读,相机正音。暑假舅舅似的螃蟹长须俘虏喧闹恢复东逃西窜束手就擒抓夹捏4、指导书写“舅”,强调间架结构和上部分的笔顺。5、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写“赶海”这件事时,选择了什么题材?边听边想,给这些事件标上小标题。三、精读课文,感悟赶海之“趣”。(一)、同学们,你们已经读了课文,感觉赶海怎么样?(有趣)我们一起去细细体味赶海的乐趣吧。多媒体出示要求:1、找一找,把你认为写得有趣的地方画下来。2、写一写,想一想为什么有趣,把体会写在句子旁边。3、读一读,看能不能把读出情趣来。(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3)、交流汇报。学生按自己的需求汇报,老师相机指导。追赶浪花:1、学生读画的句子。2、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指导:看了前面的图片,这些浪花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浪花吗?出示:()的浪花学生交流:洁白、雪白、层层叠叠、一簇簇、一团团看到这么美的浪花让“我”觉得心情如何?谁来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4、齐读。摸海星1、学生读画的句子。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指导:抓到了海星高不高兴?那你能不能笑着读这一句,老师教给你一个好方法:笑着读这个“嘿”字,会读得很好。老师范读(带上动作)。学生带上动作、表情读。4、齐读。捉螃蟹1、学生读画的句子。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指导:“束手就擒”:束手就擒中的束有两种解释:1、捆2、聚集成一条的东西。(1)大家想一想,在这个词语里面“束”是哪种解释?(2)学生交流,谁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束手就擒”。学生试着表演,结合动作理解词语。(3)指导学法: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面它的意思是不同的,我们要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东逃西窜(1)大家知道螃蟹怎么走路吗?一只螃蟹在沙滩上横冲直闯,多可爱啊!(老师用手表演)(2)谁能再读这句,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螃蟹的可爱。(3)指导写作:这两个词语多形象啊!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要注意用上这些形象的词语。“夹手”部分:1、学生读画的句子。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指导:(1)多媒体出示大螯的图片。螯是螃蟹前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非常有力。大家想一下,如果突然被它夹住了手,有什么感觉?(2)谁再来读一下这句,把感受读出来。捉大虾:1、学生读画的句子。2、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3、评价读,刚才他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学生评。4、老师鼓励,你能不能读一下这句,和他比一比。5、还有没有同学想读,可以站起来一起读。6、配合读:这只大虾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虽然它很神气、威风,可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瞧,我轻轻——,只——,这武将——,再也——。(二)、学习最后一段。孩子们,赶海多么有趣啊!可是太阳已经渐渐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的离去了,这时的海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时的海滩怎么样了?2、学生汇报。这里出现了一组反义词,通过对比写出了海滩的平静。3、谁能把这种平静的美读出来?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1、通过阅读,你发现这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2、学生交流。3、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