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练习一教学设计徐进VIP免费

练习一教学设计徐进_第1页
1/5
练习一教学设计徐进_第2页
2/5
练习一教学设计徐进_第3页
3/5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第九册练习一课题:语文与生活学习目标:1.阅读并仿写《风儿在哪里》的诗歌。2.回顾、积累描写风的诗句。3.诵读、欣赏《题秋江独钓图》、了解感受带有数字的古诗表达的意蕴。4.正确、规范地描、临四行钢笔字。教学重难点:1.重点:仿写诗歌,多角度地感受生活中的风;积累带有“风”字的古诗句。2.难点:体会诗歌的表达特点,感受数字在诗句中运用的妙处。教学准备:《优质教育资源》练习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任务:1、朗读、仿写诗歌《风儿在哪里》;诵读、欣赏《题秋江独钓图》。2、描、临钢笔字。教学过程:教师指导一学生活动一教学语言备注1、猜谜:出示李桥的《风》,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什么?2、揭题:出示课件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两节诗,范读。3.提问:读一读,思考这两节诗写了什么?1.自读,思考、猜测谜底。2.听读。3.自读,思考写了什么?同学们,我们猜个谜语,请看屏幕——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来无影去无踪,风儿在哪里?请看——这是《练习一》“语文与生活”的第一部分3.读一读,写了什么?教师指导二学生活动二教学语言备注1.指导了解诗歌的表达的特点。1.自读,感受诗歌的表达特点。1、这两节诗分别从树梢摆动、湖面泛碧波来表现风。开头与结尾采用了复踏的形式来写。2.指导仿写诗句。3.组织交流、评议仿写的诗句。2.读一读关于“风儿”的歌谣,进一步感受风的表现;观察书中的插图、想象,仿写诗歌。3.学生汇报、交流。2.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儿歌,进一步感受风的表现——接下来,我们观察书中三幅图中风的表现:吹动着国旗、转动着风车、鼓起了风帆。3.语文与生活相连,注意观察、感受,你就会发现风儿无处不在,同时语文学习也充满了乐趣。(过渡)在我国古诗中,有着大量关于“风”的诗句——教师指导三学生活动三教学语言备注1.介绍古诗中带有风字的诗句。2.指导回顾学习或读过的诗句中带有“风”字的诗句。3.出示课件,呈现带有风字的诗句1.听读古诗句;回忆带有风字的学过的古诗句2.小组竞赛,比一比哪组积累的多。3.学生诵读。请大家回忆读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诗句,马上分组进行比赛,看一看哪一组积累的多。下面进行小组比赛,一、二两组为甲组,三、四两组为乙组。一组说一句,说过的不能重复。通过比赛,大家回顾、积累了不少带有风字的古诗句,请读一读这些诗句。教师指导四学生活动四教学语言备注1.指导诵读《题秋江独钓图》。2.指导欣赏。3.补充介绍带有数字的、关于咏雪的古诗。1.听读、理解古诗句。诗图结合,想象意境,体会感情。2.感受诗歌表达的特点——通过9个“一”的大胆运用,写出渔人悠闲自在的闲适的生活,并照应了题目中的“孤”字,同时暗示了孤独的内心。3.听读、欣赏带有数字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对山水诗的评价。这首诗是题写在,《秋江独钓图》上的。先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请大家数一数这首诗中一共用了多少个“一”字。想一想有什么作用。古诗中带有数字的诗有不少,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去二三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传说乾隆与纪晓岚合写过一首诗: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这样的诗句。教师指导五学生活动五教学语言备注1.出示描、临的钢笔字。2.指导观察,整体把握特点。1.观察四行范字。2.整体把握书写看一看这四行字的内容,你发现是哪一课的内容。书写的整体特点是什么?注意书写的布局行款,整体欣赏。3.仔细读帖,注意字与字之间的笔断意连与呼应。4.播放音乐,指导描、临。5.组织评价。特点。3.读帖揣摩每个字的书写以及注意的地方。4.在音乐伴奏下,认真描、临。5.展示书写的情况。观察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要能看出书写的动感轨迹。请大家在音乐的陪伴下,静心描、临。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读、背《风儿在哪里》。2.积累8句带有“风”字的诗句。3.临写练习中的钢笔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练习一教学设计徐进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