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市粮食稳定增产工作通知与全市纠风和执法监察大会发言稿汇编全市粮食稳定增产工作通知XX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对于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XX年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意见》(国办发[XX]13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XX年全省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的实施意见》(政办发[XX]5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确保全市粮食稳定增产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仔细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精神,始终把进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适量扩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总体要求,仔细落实已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任务目标,落实政府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强化措施到位,强化考核奖励,千方百计促进全市粮食稳定增产。(二)目标任务。确保粮食面积稳中有增,在夏粮增产基础上,实现秋粮丰收,力争今年全市粮食增产8000万斤。各县(市、区)增产目标分别为:京山县XX万斤,沙洋县2500万斤,钟祥市2800万斤,东宝区300万斤,掇刀区300万斤,屈家岭管理区100万斤。二、突出工作重点,确保粮食稳定增产(一)充分利用资源,扩大播面保增产。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增长,确保通过扩面增产5200万斤。其中,早稻面积12.67第1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万亩,同比增加0.58万亩;中稻面积260万亩,同比增加5.94万亩;马铃薯面积4.89万亩,同比增加2.4万亩。(二)推广高产技术,提高单产保增产。大力推广各项有用栽培技术,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确保稻谷单产提高10斤,稻谷总产增加2800万斤。积极推广超级稻优质品种、合理密植、培育壮秧,切实抓好够苗适时晒田、科学管水增蘖防衰、迟苗追肥促蘖、大龄苗追氮防早穗、化调降高促抗倒、防治病虫草减损、防止涝灾死苗、叶面喷肥增粒增重及灾后田管等,确保粮食增产目标完成。(三)强化科技支撑,优化方式保增产。改革传统种植模式,在机械化生产、配方施肥等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重点围绕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关键生产环节,在推广机械插秧、精量播种基础上,大力推广机械施肥、喷药、收获等重点农机化技术,提高耕、种、管、收等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全市新增机械化作业面积10万亩,达到103万亩。围绕测土配方和施肥等重点,切实加强技术服务,力争春夏播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增加20万亩,达到300万亩以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鼠害的防控工作,切实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积极推广植保机防,实行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力争全市重大病虫害长期预报准确率提高到80%以上,短期预报提高到95%以上。(四)推动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促增产。深化推动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鼓舞有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扩大示范片面积,重点突出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四大类作物,全年粮食高产示范片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大力推动示范片推动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示范片中稻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各地农业部门要把高产创建作为促进农业稳定进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挖掘单产潜力,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第2页共13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强化公共服务,夯实基础保增产。进一步完善农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培训,严格农资市场监管,强化抗灾减灾能力。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农技110热线、农技小报、田间演示观摩等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突出做好水稻育秧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中稻亩产700公斤配套集成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民掌握技术要领的水平,提高高产技术到位率。抓好农资市场监管服务,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狠抓审批、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环节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