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由纸带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例题1(2005年重庆卷):某同学用如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m/s2;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_________;方法B中有__________。因此,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2010·重庆理综)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实Ⅰ-5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mm、sB=126.5mm、sD=624.5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用sA、sB、sD和f表示).考点一:由纸带求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习题•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下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习题•例题4(2008年广东卷):16(2)如图是钩码质量为0.03kg,砝码质量为0.02kg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择起始点O及A、B、C、D和E五个计数点,可获得各计数点到O的距离S及对应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请将C点的测量结果填在表中的相应位置。考点二:实验创新及数据的灵活处理•2.(2011·广东理综)图实Ⅰ-9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图实Ⅰ-9•(1)OD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2)图实Ⅰ-10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考点二:实验创新及数据的灵活处理考点二:实验创新及数据的灵活处理•5.(2012·温州模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牵引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由纸带上打出的某一点开始,每5个点剪下一段纸带.如图实Ⅰ-14所示,每一小段纸带的一端与x轴相重合,两边与y轴平行,将纸带贴在坐标系中.•图实Ⅰ-14•(1)仔细研究坐标图,•找出小车在相邻时•间内位移存在的关•系.•(2)请画出该小车•的v-t图象.•(3)根据图象求其•加速度.答案•解析(1)由题图中所标纸带每段位移的大小,可知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可近似认为Δy=8mm.•(2)由题图中的x轴作为时间轴,以纸带的宽度表示相等的时间间隔T=0.1s,每段纸带最上端中点对应v轴上的速度恰好表示每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n=;因此可以用纸带的长度表示每小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将纸带上端中间各点连接起来,可得到v-t图象,如图所示.•(3)利用图象求斜率•或用Δy=aT2均可•以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0.8m/s2.•答案(1)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2)见解析图•(3)0.8m/s2考点二:实验创新与数据的灵活处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