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圈建设发展计划2、夯实项目支撑。牢固树立以项目抓机遇、以项目促发展的观念,以重点项目为支撑,按照“完工项目抓运行、在建项目抓质量、前期项目抓开工”的思路,每年分解出具体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强监管,切实推进重点项目的建设。积极策划能够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发展项目,完善重点项目储备库,滚动实施,及时优化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加强领导,完善考核1、强化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承接一小时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完善县级领导重点联系和指导区域发展的工作制度。县级各部门要把承接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从本部门职能出发,制定政策措施,紧紧抓住重庆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大好机遇,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县级部门联系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规划、土地、环保等具体问题。2、建立公平激励的人才机制。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围绕人才使用、培养、引进三个环节,落实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分配、奖励和医疗保障等政策,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健全人才发展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促进人才聚集,增加人才总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切实加强人才教育培训,积极培育人才市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对优秀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打破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障碍,建立各类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3、完善目标考核。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促进科学发展、激励先进的考核评价机制,奖勤罚懒,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评价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形成凭实绩任用干部的正确导向。第1页共2页4、强化规划监管。规划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对政府实现宏观调控职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法办事,依规划办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保证。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严格依规划办事。根据规划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分解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年度发展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确保圆满完成。抓住重庆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机遇,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全县各部门、街镇乡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继续深化效率革命,主动成为建设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奋力开创加快大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