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唐山农民和灾区人民心连心志愿者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叫李国华,今年39岁,是XX省唐山XX县区太平庄村党支部书记。5月12日,四川发生了强烈的大地震,从电视里看到,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我们心里十分难受。因为同样的灾难,32年前也曾落到我们头上,唐山人最清楚地震后灾区的日子有多么艰难,最清楚灾区需要什么样的援助。于是,全市人民一下子行动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我们农民兄弟也没有落后,先后自发组成36支志愿者小分队,总共477人赶往灾区。在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家里哥几个一快儿去,有的是叫上同村乡亲一起走,有的是联络上以前的战友作伴去,还有的干脆一家老少齐上阵。我就是这些农民志愿者当中的一个。地震的当天夜里,我找到本村的两名支委和两名党员,对他们说:我们都经过唐山大地震,得到过好多人的帮助,帮咱们救灾、盖房子。如今四川遭了灾,那么多人还被压在废墟中,人命关天,咱们应该快去救人。大家说:中。临走时,我本想和老母亲说一声,可又一想,母亲这么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太好,听说去抗震,怕她着急,还是不告诉她老人家吧,反正家里有我媳妇照看。就这样,13日晚上,我们放下地里的活计,挤上火车奔向灾区。5月15日晚上,我们找到XX县区东方汽轮机厂抗震指挥部,顾不上劳累,就加入到抢险救灾中。先是给遇难者遗体消毒,当时天气特别热,气味儿也很难闻,我们戴着三层口罩,背着消毒用具,冒着余震,往来于危楼和废墟当中。后来,按照指派,在空地上搭建帐篷,这样的活儿以前没干过,我们就照着图纸边看边干,半天下来,5个人一口气就搭了35顶,累的腰酸腿痛,汗水湿透了衣服,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我们忙着第1页共4页救灾,顾不上洗脸,胡子长得老长,头发上也沾满了灰土,当地一位大爷说:孩子们,快歇歇吧,收拾收拾。我说:大爷,我们是来救灾的,还讲究那么多干啥。有一天半夜,一阵隆隆的雷声把我惊醒,不好,下雨了。我一下子想到,露天地里还有一堆食品和药品,天亮就得运走,可不能被雨淋坏了。我大喊道:快起来,快去苫东西。他们几个人也迅速起来,大伙冲到雨中,找来雨布和石头,七手八脚地把救灾物资严严实实地盖好压实。回到帐篷里,全身都淋湿了,冷的直哆嗦,可想到这些物资没有受到损失,心里却是热乎乎的。在一次搬运救灾物资的时候,同来的张文茹左脚不小心被车轮轧伤了,脚面肿起老高,大家劝他歇一会儿,他咬着牙说,不用不用,一瘸一拐地继续干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搬运物资、清理垃圾,哪里需要我们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困难我们就冲向哪里。离开家的第三天,我的手机突然响了。一听,是老母亲打来的,她哭着打听我的情况,我鼻子一酸,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说:妈,儿子不孝,还让你惦记着,你身体不好,出来时怕你着急,一直瞒着你老。母亲说:这点道理妈还懂,你不用惦记我,国家有难了,好好救灾吧,为国尽忠就是大孝。同我一样,唐山还有许许多多的农民兄弟,奋战在四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说起XX县区农民宋志永,大家也许并不陌生。今年1月,他曾带领本村12位乡亲,去湖南郴州抗击冰雪。他们的事儿,感动了好多人。这次听到四川地震的消息,又坐不住了,当晚8点,他就动身赶往灾区。先是打车到北京,可买不到去成都的火车票,又坐火车到郑州,还是没有买到。咋办。一着急,他干脆花5400元钱,租了一辆车,从郑州经西安到绵阳。到了绵阳,路被塌方的石块堵了,车开不过去,他又租了一辆摩托车,起初车主怕发生危险,不愿送他。宋志永急得直搓手说:兄弟,我是从唐山赶来救灾的,眼下咱们这里正缺人手,你就拉我去吧。车主被感动了,说:好兄弟,上车。就这样,他们冒着山坡上不断滚落的飞石,一口气赶到了北川。5月15日上午,曾和他一起到郴州救灾的12位乡亲与他汇合在一起。随后,又有几支唐山农民志愿者队伍也赶了过来。第2页共4页在那里,没有锹镐,他们就用手挖;没有撬棍,就用肩膀扛,他们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抢救出15个幸存者。直到深夜,还在废墟上不停地找,盼着能找到更多活着的人。后来,他们转战到XX县区晓坝镇,发现金大娘家的房顶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