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阿长与《山海经》课型:生长课学时:3学时主备人:王季审稿:2019级语文备课组审阅人:张万兵备课时间:2017-2-27核印:代保民学习目标1.诵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阿长这个人物。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3.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4.体会、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5.(学生填写)学习重点1.学习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真实、生动、传神地刻画人物的方法。2.(学生填写)学习难点1.体会、学习本文详略得当、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2.(学生填写)学法指导1.圈点批注法:在文中画出重要词句,标出文章层次段落,标记出有疑惑之处。2.深情朗读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资料链接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背景资料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鲁迅作品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第一学时自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然后把每个词语抄写两遍。烦琐()粗拙()疏懒()疮疤()诘问()霹雳()震悚()惧惮()孤孀()惶急()絮说()渴慕()脐()骇()玑()掳()懿()二、解释下列词语,并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惊骇:震悚:诘问:掳去:惶急:疮疤:粗拙:三、勾画出文中描写阿长的有关语句,并就描写方法和人物性格形象作出批注。自疑预习课文后,我有以下这些疑问:1.2.3.预习等级:组长签字:自探活动一初读课文,本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指出那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活动二感知人物,用“阿长是一个的人”表述。可以用课文中的词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概括。如: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但烦琐之至的人;阿长是一个迷信但善良、朴实、热情为“我”着想的人;自测1.找出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骇(hài)孤孀(shuānɡ)疮疤(chuānɡ)B.掳去(lǔ)惧惮(dàn)憎恨(zènɡ)C.絮说(xù)诘问(jié)霹雳(pī)D.粗拙(zhuó)烦琐(suǒ)陆玑(jī)2.改正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意。()(2)从此对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则。()(3)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钟一点花木。()(4)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玩皮。()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惧惮:(2)诘问:(3)渴慕:(4)疏懒:自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这些收获:第二学时自习一、上课时我们分析了阿长的人物形象,请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二、仔细阅读课文,勾画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并作点批注。自疑预习课文后,我有以下这些疑问:1.2.3.预习等级:组长签字:自探活动一课文第1——17段多写阿长的不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在这些情感的背后,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吗?请简要说明。活动二重点研读买《山海经》文段,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3.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4.结尾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活动三概括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生的变化?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测为什么题目中不用“长妈妈”而用“阿长”?自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有以下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