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A'B'C'CBA《平行四边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以边“玩”边学的方式,通过运用图形的变换,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能利用平行四边形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通过拼图,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三、教学难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二)探索活动活动一: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1)拼四边形.(2)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3)①请你举出生活中具有平行四边形形象的例子.②欣赏图片.(4)练议:辨析平行四边形.活动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对称性(1)操作:旋转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三角形使其与另一个三角形重合.(2)结论: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活动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运用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性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3)练议:①下列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备的是()(A)对角相等(B)邻角互补(C)对角互补(D)对角线互相平分②在□ABCD中,若AB=8,周长等于36,则与DC=,BC=.③如图,在□ABCD中,若∠B=50°,则∠A=°,∠D=°.活动四: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性质的应用⑴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用四张三角形纸片拼出一个大三角形.⑵课件展示拼大三角形的过程.⑶例题研究:如图,已知AB∥''AB,BC∥''BC,CA∥''CA图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将它们表示出来,并说明理由.1DCBAO讨论:①△ABC的三个角与△'''ABC的三个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为什么?②点A、B、C分别为△'''ABC各边中点吗?为什么?(三)巩固练习如图,□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BC=7cm,BD=10cmAC=6cm,求△AOD的周长.(四)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必做题:课本P90页第1、2题.2、选做题:如图,在△ABC中,AB=AC,点P、E、F分别在BC、AB、AC上,且PE∥AC,PF∥AB,PE+PF与AB相等吗?为什么?【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基本图形,它也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基础,同时它与梯形又有所区别.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平移、翻折、旋转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本节课采用边“玩”边学的方式,对图形进行变换,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归纳——有条理地表达等途径,获得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本节课无论是课题的引入,还是定义的形成;无论是性质的发现,还是例题的讲解,都是在“玩”中实现,在“玩”中升华,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理念.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学习目标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3.培养用类比、逆向联想及运动的思维方法来研究问题.二、重点、难点1、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2、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三、导学过程:阅读教材P86—87,完成下列问题(一)课前预习活动1:知识准备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边:2FEPCBA角:线:形:3.思考:对边相等或对角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活动2:探究如图,将两长两短的四根细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做成一个四边形,使等长的木条成为对边,转到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在图形变化过程中,它一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如图,将两根细木条AC、BD的中的重叠,用小钉绞合在一起,用橡皮筋连接木条的顶点,做成一个四边形ABCD,转到两根木条,四边形ABCD一直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从探究中得到: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判定1:已知:AB=C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提示: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证明)证明:判定2:已知:OA=OC,OB=求证:四边形ABCD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