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外国语实验学校2014届初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总分:30分时间:45分钟考试形式:开卷笔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1.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的第一份重要的纲领性文件②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③它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④它确立了新中国的代国歌、国旗和首都,它决定建人民英雄纪念碑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种反动势力蠢蠢欲动,妄图颠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了巩固人民政权,人民政府采取了下列哪些措施()①解放台湾②抗美援朝③稳定物价④土地改革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下列各项,属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干涉中国内政具体表现的是()①武装侵略朝鲜②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③派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④对钓鱼岛、南海问题横加干涉A.①③④B.①④C.③D.①②③④4.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民族代表和海外华侨,范围相当广泛。这说明()①建立新中国是人心所向②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各党派高度团结,没有阶级之分④建立新中国,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1956年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在中共“八大”上再次肯定的经济建设方针是()A.高速发展工业B.培养科技人才C.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6.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C.“文革”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材料题(共8分)7.材料一: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1958年3月,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内容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6月《人民日报》社论写道:“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用最快的速度实现共产主义”。回答:(1)联系所学知识,简要说出材料一中,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3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哪些主要失误?(2分)(3)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3分)三、问答题(共10分)8.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梯度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回答:(1)对外开放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对内改革首先在哪里展开?(3+2+1分)(2)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表达精炼)(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