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A.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B.会种植庄稼C.已经饲养家畜D.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从题干信息“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判断A项正确。]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B.皇帝制C.世官制D.察举制A[从题干信息“亲属关系”判断这一现象与血缘有关,故选A项。]3.鼎,是周朝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春秋时期,出现了楚庄王问鼎事件。对此表述正确的是()A.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全国的统治B.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公开的挑战C.分封制等级森严,统治集团内部稳定D.周王室土地被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B[春秋时期的楚庄王问鼎事件,表明诸侯已公开挑战周王室的权威,故选B项。]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仁、义、信”等思想。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A.儒家思想B.墨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义、信”都属于儒家思想的内涵;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非攻”;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故选A项。]5.“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A.完成了国家统一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B[秦朝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并为后世的封建王朝所沿用和完善,故选B项;A、D两项并非秦朝的特例,故排除;修筑万里长城是秦暴政的表现,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深刻且持久的印记”的内涵,故排除C项。]6.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利于国家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专制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A[“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是在实施郡县制实现了大一统的前提下实行的,“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又巩固了大一统局面,故选A项。]7.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进一步发展A[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学,并在中央设立官学,推动了儒学的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春秋战国时期,官僚制度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度,就已经打破了依靠血缘垄断官职的局面。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传播儒家学说,掌握儒学的人才能入仕为官,是为了统一思想,而主要不是鼓励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更不是鼓励百家学术的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8.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D[根据材料中田庄有自家的宾客附徒,可以“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对地方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项正确。]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西晋短暂统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