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压强讲和练1.了解:压力概念;液体压强的产生;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强对高度的变化规律。2.会:解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分析问题。3.理解: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大气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4.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及规律。5.认识:生活中减小或增大压强的实例;大气压强的特点及规律;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实例。1.典例一:(2019·益阳)家用小轿车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1m2,车重1.2×104N.驾驶员及乘客共重3×103N.在水平地面上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A.3.00×105PaB.3.75×105PaC.1.20×106PaD.1.50×106Pa【答案】B。【解析】汽车、驾驶员及乘客共重:G=1.2×104N+3×103N=1.5×104N;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压=G=1.5×104N;地面的受力面积:S=4×0.01m2=0.04m2;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3.75×105Pa;故选B。2.(2019·河南)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压强分别用F甲、F乙、p甲、p乙表示,则()。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向平,则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也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又因为容器底面积相等,根据F=pS可知,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2017•乌鲁木齐)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上压力最大的8万吨多向模锻压机锻造大型工件时,对工件的压力为8×108N,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为4m2,则工件承受的压强相当于()。A.2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B.4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C.8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D.20km高水柱产生的压强【答案】D。【解析】(1)固体能够传递压力,知道对工件的压力,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图钉,可利用公式计算工件承受的压强;(2)利用公式计算水的深度。解答如下:(1)对工件的压力为8×108N,与工件的接触面积为4m2,则工件承受的压强:;(2)若水产生的压强p2=p1=2×108Pa,由得:;故A、B、C错误。【答案】D。4.(2019·海南)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_______把墨水吸进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与衣服分离,是利用灰尘具有_______。【答案】大气压、惯性。【解析】用钢笔吸墨水时,把橡皮管内的空气挤出,橡皮管内的气压变小,外部大气压便把墨水压进橡皮管;用手拍打衣服时,衣服受力位置发生了改变,但衣服上的灰尘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位置,便与衣服分离开来。5.(2017•营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B.高压锅运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的原理;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答案】C。【解析】A:最早测出大气压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故A错误。B: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因此高压锅就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原理,故B错误。C: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C正确。D:拦河大坝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故D错误。答案是C。6.(2019·河北)下列四幅图所呈现的情景中,主要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原理的是()。A.潜水艇浮出水面B.火箭升空C.磁悬浮列车“悬浮”飞行D.C919大飞机升空【答案】D。【解析】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浮沉的,其原理是浮力。故A错误;B、火箭是利用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实现升空的。故B错误;C、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或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错误;D、飞机飞行时,飞机的机翼上方突起,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空气流速,根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机翼上方空气压强小于下方压强,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作用。利用了“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故D正确。故选D。7.(2017•福建)我国完成了速度超过400km/h的高铁交会试验,两列高速运行的列车交会过程中,产生“强吸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