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光现象知识精讲一.本周教学内容:光现象光现象主要包含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三部分的内容。光的传播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传播可以无需介质,在真空中光同样可以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的反射包含以下知识点: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的现象叫光的反射现象。2.发生光的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1所示)。发生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如图2所)。3.反射分为漫反射和镜面发射(如图3所示)。我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的表面发生了漫反射。4.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一个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5.凸面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如图4所示)光的折射包含以下知识点: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会发生改变。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5所示);当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图5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图6)所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于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7所示)。4.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的时候,物体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的时候,物体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的时候,物体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关于颜色和光:1.太阳光经过棱镜折射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把七种色光按照这一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光谱上红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就是红外线,紫光以外看不见的光就是紫外线。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颜料混合和色光混合不同。3.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典型例题】例1.一个人沿马路行走,经过一盏路灯时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应当是: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先变长,再变短D、先变短,再变长分析:人经过路灯是一个由远到近,再由近到远的一个过程。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人的高度又是一定的,灯光跟远处的地面夹角小,人的影子长;灯光跟近处地面的夹角大,人的影子较短,影子的长短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得出,(如图8所示)。因此,这道题的答案应当是D。例2.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是_____;若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法线转动4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镜面和入射光线,后做出发现并标明入射角,再通过计算并运用光的反射定律求出反射角,也可以进一步求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如图9所示,入射角∠i=90°-40°=50°,反射角=入射角=50°;当入射角向法线转动40°时,如图所示,入射角∠i’=90°-40°-40°=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即等于入射角的2倍,也就是20°。因此这道题目的答案应当是:50°,20°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是很重要的。在研究光的反射的有关问题时,如何确立法线的位置往往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画光路图是研究光的传播的重要方法。例3.人以1m/s的速度沿平直河堤上行走时,他在平静的河水中得到的倒影相对于河堤的速度是:A、1m/sB、0.5m/sC、0m/sD、2m/s分析:解本题时,必须对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不管物体、像如何变化,物像始终对平面镜是对称的。因此,当人沿河堤行走时,像与人保持对平面镜的对称性,也以相同的速度在水中沿河堤“行走”。所以,本题的答案应当选A。例4.如图10所示,MM,是介质甲和乙的分界面,且甲、乙中有一种介质是空气,则AO是______光线,BO是____光线,CO是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