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市六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生物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海蜇等腔肠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排出2.水螅的体壁构成是()A.内胚层和外胚层B.内胚层,中胶层和外胚层C.三层细胞D.一层细胞3.猪肉绦虫的体型是()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D.不对称,梭形4.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猪肉绦虫最发达的器官是()A.运动器官B.感觉器官C.消化器官D.生殖器官5.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A.身体呈圆柱形B.体表有角质层C.生殖器官发达D.消化管结构简单6.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7.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鲍鱼、牡蛎B.海葵、海蜇C.乌贼、鱿鱼D.蜗牛、扇贝8.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A.体表具有外骨骼B.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C.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D.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肺9.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B、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10.鱼类属于脊椎动物,是因为()A.鱼类有鳍,运动灵活B.鱼类有鳔,能够停留于不同水层C.鱼类有脊柱,由脊椎骨组成D.鱼类有鳞片,能减少游泳阻力1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B.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能在水中游泳C.幼体和成体都能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D.它们在水中用鳃呼吸,在陆地上用肺呼吸12.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A.爬行B.吸收营养C.辅助呼吸D.减少体内水分蒸发13.人体完成一个动作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完成一个动作的正常生理活动顺序是()①骨骼肌收缩②肌肉附着的骨受到牵拉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②③D.②①③14.下列表示骨、关节、骨骼肌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15.下列例子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蚯蚓走迷宫B大山雀偷喝牛奶C小鸟喂鱼D黑猩猩钓取白蚁16.杜鹃被人们称为“鸟类的黑手党”,它将自己的卵产到另外一种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7.你养过小猫吗?要是你仔细观察你所养的小猫会发现,每当你要打它时,它马上会跑掉,这种行为属于()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防御行为D攻击行为18.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海葵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B.在一片草地上生活的许多种昆虫C.草、昆虫、青蛙、鹰形成一条食物链D.一只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一种叫声,其他猴会后腿直立并仔细审视地面19.营社会生活的动物维持群体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具有()A.贮食行为B.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D.通讯的本领2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A.数量不变B.数量和所占比例都不变C.比例不变D.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21.下列动物的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C.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等的叶D.榛睡鼠可储存大量的果实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啁啾鸟鸣使大自然充满生机。诗中描写的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A.黄鹂B.白鹭C.翠柳D.黄鹂和白鹭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哪项不是造成青蛙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A.人类大量的捕杀B.栖息地遭到破坏C.青蛙天敌的大量捕食D.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4.与真菌菌落相比,细菌菌落的特点是()A.菌落较大,呈绒毛状B.菌落较小,表面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