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武清区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武清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语文(必修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16分,每小题2分)1.C分别为shànchántándàn2.B(A“没精打彩”应为“没精打采”C“崎曲”“崎岖”D“奥渺”“奥妙”3.A4.A(B感情色彩不对C喻到处为人所称颂D指休军罢战或中止某事)5.简析:正确答案是B。A句“防备……免遭盗窃”的意思是惟恐窃贼偷不到,意思说反了。可改为“防备……遭到盗窃”或“使……免遭盗窃”。C句将句子的主干压缩后就成为“反动行径对于人民不能容忍”,意即“反动行径不能容忍人民”,这显然是说反了。可在“是不能容忍的”前加“来说”,或将“是”提到前面替换“对于”。D句中的“一切生物”包含了“人”,要将“不仅”去掉,在“人”前加上“因此”。6.D7.C.解析:A项,将“喜怒哀乐”后的冒号改为句号;B项,“感叹”后的冒号改为逗号;D项,“文化教育”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8.D“抒发都市市井情怀”应为“抒发乡土情怀”二、(共8分,每小题2分)9.C修,应为“长”10.C是均释为“”这(A中分别为“助词,取独”“助词,的”;B分别为“介词,把”“介词,因为”;D分别为“同介词‘于’”“语气词”)11.B12.A说文章充满幽默不恰当。三、(18分)13.(8分)⑴依然希望任职满一年,即刻收拾衣裳,星夜离去。⑵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⑶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被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的。14.(6分)(1)第一个句子提出疑问,二三两句用设问来回答,(1分)表达出时日不多,要顺其自然、回归田园、颐享天年的愿望与情绪。(1分)(2)“良辰孤往”,一个“孤”字,凸显出独享良辰美景的乐趣;(1分)“植杖耘耔”一个老者杵着拐杖去锄地、铲草,活脱一个乐在其中的仙者;(1分)“东皋舒啸”,登上山坡,放声长啸,放荡不羁的性格毕现无疑;(1分)“清流赋诗”,面对潺潺流水,泼墨吟诗,陶醉之情跃然纸上。(1分)15.(4分,每空1分)(1)请息交以绝游。复驾言兮焉求?⑵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⑶稚子候门。松菊犹存。四、(18分)16.(4分)①陆虞侯②富安③陆虞侯④差拨(每个1分)17.(4分)烘托出林冲的生存环境的恶劣:充满了凶险与恐怖;(2分)暗示着林冲将会有杀身之祸。(2分)18.(6分)刺杀陆虞侯先是“手提”再是“丢翻在地”而且并不急着杀掉,而是“用脚踏着胸脯”反映出林冲杀掉仇人之前,还要折磨一番,可见其心中的仇恨之深;(2分)而听到陆虞侯的狡辩,更是怒不可遏,“扯开衣服”“尖刀向心窝一剜”“扯和剜”写出林冲的残忍,“将心肝提在手里”让读者在血腥中感受到了林冲歇斯底里的恨。(2分)一个忍辱负重、嫉恶如仇、强悍残忍的武士形象栩栩如生。(2分)19.(4分)A无“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之意E“详略得当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表意不清五、(10分)20.(4分)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2分)解决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21.(6分)示例:(1)公家的东西,私人不能随便拿。花盆是公家的,谁也不能拿走。(3分)(2)公家的东西,没必要爱惜。汽车是公家的,坏了没关系。(3分)六、(50分)22.参考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50分)审题说明: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1、碎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