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VIP免费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1页
1/5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2页
2/5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_第3页
3/5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基础达标(限时5分钟)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2.“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A.唐太宗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前期D.唐玄宗后期3.《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却说:“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之所以能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因为武则天()A.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B.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4.“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是以盟文节目,题之于碑也。”该碑颂扬与期盼的是()A.仰慕唐朝盛世,扩大朝贡贸易B.推进唐蕃联盟,保障丝路畅通C.追念唐蕃和亲,增进汉蕃友谊D.加强唐蕃合作,抵御佛教入侵5.“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A.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B.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C.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D.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素养提升(限时12分钟)6.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运输军粮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7.晚年的唐太宗在《帝范》中写道:“若崇美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可不慎哉?”这表明晚年的唐太宗()A.基本上对自己的统治持否定态度B.注重反省和总结经验教训C.美化自己并掩饰统治期间的过错D.对最高统治地位已无兴趣8.唐太宗生擒突厥颉利可汗后,拜其二子为小可汗,外示优崇,实欲分其势也。唐高宗分别册立西突厥的阿史那弥射为兴昔亡可汗,阿史那步真为继往绝可汗,并令他们各领所部,“赤心向国”。这些举措()A.消除了西北部游牧政权的威胁B.是唐朝国力不足下的被迫选择C.利于分化突厥势力以加强控制D.确保了突厥不再与唐政府为敌9.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10.唐朝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这种变化反映()A.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B.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C.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D.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诏尚书令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命尚书右丞皇甫议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丁男不供(不足),始役妇人”。材料二贞观八年,太宗谓侍臣曰:“隋时百姓纵有财物,岂得保此?自朕有天下已来,存心抚养,无有所科差(科差:对平民财物或劳役的征发),人人皆得营生,守其资财,即朕所赐。向使朕科唤不已,虽数资赏赐,亦不如不得。”——王惠敏《李世民全传》(1)概括材料一中隋炀帝在过度役使民力方面的史实,据此分析对当时社会经济、政治产生的危害。(2)根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后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新人教版高一必修历史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