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20世纪40年代,玛丽安被诬蔑为“厚颜无耻的妓女”。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A)A.法国自由民主B.法国民族的象征C.法国贵族的代表D.法国女性的代表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玛丽安受欢迎,而第二帝国时期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可知“玛丽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符合资产阶级的诉求。自由民主正是资产阶级的诉求,A项正确;民族象征在这三个时期不应该有明显变化,B项错误;若“玛丽安”代表贵族,由其地位在第二帝国时期应受欢迎,C项错误;时代女性不能突出体现资产阶级诉求,D项错误。2.1908年,德意志部分议员提出议案,帝国议会获得了在质询宰相时通过多数决议确定国会意见的权力,还可以宣布对宰相不信任,但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等议案没有获得通过。这表明德意志帝国(B)A.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B.资产阶级代议制仍然不彻底C.皇帝的权力受到了严格限制D.逐渐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解析:1908年德意志二元君主立宪制下,内阁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因而德意志并未形成责任内阁制,排除A项;由材料“但详细规定帝国宰相的职责、皇帝的宣战权必须得到议会的赞同等议案没有获得通过”,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仍然不彻底,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帝国议会对宰相的一定限制,没有体现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排除C项;结合所学,德意志二元君主立宪制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排除D项。3.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C)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解析: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阶级关系处于十分尖锐的对立状态。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属于特权等级,而广大的第三等级却承担着国家的赋税和其他封建义务,第三等级的代表决意反对专制统治,他们要求制订一部宪法,限制王权,实行社会改革,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在人民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并没有废除君主制,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为1799年拿破仑在法国上台执政后公布,时间不符,排除D项;图片中三个等级的代表聚在一起,围着象征新宪法的铁床上,喊着“趁热打铁”“努力工作”等,可见C项符合题意。4.近代法国共和政体的建立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独裁帝国、复辟王朝等,直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才最终确立共和体制。下列选项中不是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建立的原因的是(D)A.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C.欧洲封建势力的普遍衰落D.君主制在法国已不具备土壤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大革命后,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各派斗争激烈,政权更迭频繁。经过法国大革命的冲击和1848年欧洲革命,欧洲封建势力的普遍衰落;19世纪后半期,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上升,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法国1875年宪法仅以一票优势通过,从而确立共和政体,表明当时君主制仍然具备其存在的土壤,故D项错误;A、B、C三项为法国能够确立共和制的原因,排除。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土或其海岸已遭受攻击……”这说明当时德意志帝国(C)A.国王权力极大且不受制约B.在统一后热衷于侵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