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七)压强(限时:35分钟)|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2018·咸宁]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对桌面的压强最接近下列的数值为()A.0.5PaB.5PaC.50PaD.500Pa2.[2019·乐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的科学家是帕斯卡C.塑料吸盘能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是因为吸盘对墙面有较大的吸引力D.三峡船闸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3.[2019·烟台]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K7-1)。这个实验说明了()图K7-1A.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C.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D.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4.[2019·随州]以下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液B.“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C.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汽缸D.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它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5.[2017·随州]如图K7-2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实心匀质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则下列对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图K7-2A.ρ甲>ρ乙>ρ丙B.ρ甲=ρ乙>ρ丙C.ρ甲<ρ乙<ρ丙D.ρ甲=ρ乙=ρ丙二、填空题6.[2018·长沙]2017年,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视频:一对外国老夫妇在海边拍摄风景照,无奈由于站立太久而深陷淤泥,一名中国渔夫见状,首先将他们身上的背包和摄影设备拿走,目的是减小他们对淤泥地的力,然后渔夫无论是拖、抱、拽都无法使他们脱离淤泥,最后渔夫平趴在淤泥地上,他们撑着渔夫的身体才爬出了淤泥。渔夫平趴在淤泥地的目的是:增大人体与淤泥地的接触面积,以减小人体对淤泥地的,使被困者脱离险境。7.[2019·海南]用钢笔吸墨水是利用把墨水吸进橡皮管的;用手拍打衣服使灰尘与衣服分离,是利用灰尘具有。8.[2019·黔南州]小李同学暑假乘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上方慢,机翼下方压强比机翼上方(选填“大”或“小”),由此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李同学在飞机上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9.[2019·鄂州]“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的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所受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10.[2019·绥化]如图K7-3所示,水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一个简单的;若水对壶底的压强是1.5×103Pa,则壶中水深cm。(g取10N/kg)图K7-3三、简答题11.[2018·黔南州]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从重庆飞往拉萨的途中,副驾驶一侧的挡风玻璃爆碎。在机舱内外压强的作用下,副机长的身体被“吸”出去一半。飞机燃料是到目的地基本用完正好具备降落的条件,如果半途降落则会因为燃料太重而增加降落的风险。正副机长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技术与胆识,完成了一次无人员重大伤亡的迫降,挽救了大家的生命。利用上述材料,结合已学的物理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挡风玻璃爆碎时,副机长的身体会被“吸”出去?(2)燃料太重对降落会造成什么风险?四、实验探究题12.[2019·衡阳]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K7-4所示的实验。图K7-4(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也运用于以下(选填“A”“B”或“C”)实验中。A.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13.[2019·湘潭]如图K7-5甲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ρ浓盐水>ρ水)图K7-5(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