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20中)亲爱的同学们:考试是你施展才华、尽显智慧的舞台,所以请一定静心阅读、仔细审题,认真答卷。语文试卷要特别注意:钢笔书写、字迹美观、卷面整洁、文笔优美,希望你能够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题号1--46--1011--1516--2122书写总分核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脑髓()骊歌()jiǒng()乎不同深suì()祈dǎo()嗥鸣()炽痛()义愤填yīng()2.按要求默写。(共8分,每小题1分)A.,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B.,关山度若飞。C.山脊见来烟,。D.独坐幽篁里,。E.,松柏有本性。F.此夜曲中闻折柳,G夜发清溪向三峡,H.,凭君传语报平安。3.名著阅读(共4分)于是,我就高高地树在那里。我曾说过要是让我站在教室的中央受罚,我是无法忍受这种耻辱的。如今我却在大庭广众中站在耻辱台上示众,我的心情难以言表。大家站起身来,我呼吸很艰难、喉咙哽咽,但是,个姑娘向我走来,经过我面前,她抬眼看了看我,她的眼睛里闪烁着多么奇异的光芒!那眼光又给我身体注入了一种多么难以言表的感觉啊这种新奇的感觉又给了我多大的支撑下去的力量啊!①这段文字选自《简.爱》,作者是英国女作家。(2分)②文中的“她”指。(1分)③结合内容分析简爱的性格?(3分)二、古诗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一)峨眉山月歌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4.本诗的作者是(朝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2分)5.请描述“峨眉山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展现的画面。(3分)6.“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古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选自《伤仲永》)1.《伤仲永》选自,作者,朝政治家、思想家、家。(4分)2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一句画一处,共2处)(2分)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8分)1.未尝识书具2.指物作诗立就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4.宾客其父5.日扳仲永6.不能称前时之闻7.父利其然也8.贤于材人远矣4.下面各项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举成名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一蹴而就C.并自为其名卒之为众人D.或以钱币乞之而或长烟一空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伤仲永》的故事让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4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心田上的百合花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②百合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很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脑长瘤了。”公开场合,它们则讥讽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