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八年级物理(下)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重庆市兼善中学王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浮力》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本章《浮力》的核心内容,既是前一节内容《浮力》的深入,更是后一节《物体的浮沉条件》的理论基础,还是解决浮力相关问题的核心依据。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第一节《浮力》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确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会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轻小物体(包括下沉物体和漂浮物体)的浮力的大小。但对于各种方法所适用的条件还不熟练,所能解决的浮力大小问题非常有限。四、学情分析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烧杯、细线、铜块、乒乓球(或鸡蛋)五、教学器材本堂新授课运用讲授法引导学生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运用实验法激发学生兴趣,探究物理规律;运用课堂讨论法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运用归纳法法帮助学生建立浮力计算的知识体系。六、教学方法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2分钟)复习回顾计算浮力大小的三种方法:1、压力差法F浮=F下–F上;2、平衡法F浮=G物;3、弹簧秤示数法F浮=G—F示;分析每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阿基米德原理。(二)阿基米德原理的由来(3分钟)课件展示阿基米德关于叙拉古城国王希伦的王冠的故事。引导学生分析阿基米德解决“真假皇冠”的方法,强调“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一物理量在阿基米德解决问题中的重要地位。国王的王冠(三)实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24分钟)1(6分钟)重申“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浮力大小计算”的课堂主题,实物展示实验探究器材,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探究的具体步骤。结合阿基米德故事完成的前期铺垫,重点分析弹簧秤示数减少与溢水杯中水增多这“一少一多”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引出“F浮”与“G排”两个力之间的对决。2(6分钟)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完成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对比分析“F浮”与“G排”的具体数值,总结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及推导公式。教材配图: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3(2分钟)再度邀请学生用乒乓球(或鸡蛋)等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完成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4(10分钟)教师总结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过程及其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讨论改进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方案,讨论结束后完成重庆市中考实验题真题。例(2007年,重庆)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8所示).课后复习时.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人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比图8、图9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三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件展示关于浮力计算的不同表述但计算结果相同的3道例题,学生在草稿纸上写出完整详细的解题过程。(四)阿基米德原理在浮力计算中的初步应用(6分钟)例1、将木块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所受的重力为1N,则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N。例2、若溢出水的质量为0.1kg,则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g=10N/Kg)例3、若溢出水的体积为10-4m3,则木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N(g=10N/Kg)教师总结包括阿基米德原理在内的计算浮力大小的四种方法:压力差法、平衡法、弹簧秤示数法、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法)。指出阿基米德原理被发现的偶然性,简单讲解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