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武汉市培英中学陈凯摘要: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所以有人说: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能使天才变白痴。关键词:皮哥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赏识教育三年的班主任和两年的政教员工作中我慢慢发现,和学生接触越多,才能更好的了解年轻的孩子们,才能让我们把那些曾经书本里的东西能更好的学以致用。也只有在工作中设身处地的联系着过去的教育教学学习中遇到的和已解决的问题一一对照,才恍然发现原来,有很多东西不是我的首创,先贤们早有高论,在三年的班主任的工作和两年的政教员的工作中,感动,以及和前辈们的心灵交流,如一股股暖流一次次的浸润着我疲惫的心田,循着一位位巨匠的脚步,这位年轻人也渐渐明晰了,他从哪里来,应该走向何方。这里我具体谈一次学习中的收获,和在工作中结合这次思考而进行的学生教育的小有心得的案例。在一次参加江岸区班主任培训时,我有幸目睹和学习到几位名师的风采,八次讲座涉及了中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没有高谈阔论,没有框架教条,有的是平静的交流,和引人入胜的教育经历。尽管有些知识曾经在书本上不止一次读到的,但几年来的教育经验告诉我“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中,高金英老师在四月二十七日的一堂关于《提高自身素质做成功的班主任》的课以她的幽默风趣,和广博的知识底蕴深深的触动了我。在讲座中高老师多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皮革马利翁效应,后来在好奇的驱动下,也是为了完善以后的班主任工作我对这个知识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发现这个心理学名词还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一:皮革马利翁效应的由来相传古希腊时。塞浦路斯的有一位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是一位有名的雕塑家。他精心地用象牙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他并深深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他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它、亲吻它,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少女”接受。但它毕竟只是一尊雕像。皮格马利翁感到很绝望,他不愿意再受这种单相思的煎熬,于是,他就带着丰盛的祭品来到阿弗洛蒂代的神殿向她求助,他祈求女神能赐给他一位如盖拉蒂一样优雅、美丽的妻子。最终,他的真诚期望感动了阿弗洛蒂代,女神决定帮他。皮格马利翁回到家后,径直走到雕像旁,凝视着它。这时,雕像发生了变化,它的脸颊慢慢地呈现出血色,它的眼睛开始释放光芒,它的嘴唇缓缓张开,露出了甜蜜的微笑。盖拉蒂向皮格马利翁走来,她用充满爱意的眼光看着他,浑身散发出温柔的气息。不久,盖拉蒂这位皮格马利翁的雕塑,变成了他的妻子。二: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罗森塔尔效应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我们来看一下结果: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哪里会料到事情是这样的,只得庆幸是自己教得好了。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