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白铁无辜铸佞臣青山有幸埋忠骨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廷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背景与主题背景与主题这是一首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传世名作。绍兴十年(1140),岳飞挥师北伐,大破金兵于郾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后,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但此时的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词。这是以恢复为己任的岳飞的素志。此词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朗读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翻译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胸中的怒火好似火山一样猛烈爆发,愤怒得头发直冲开高冠,独自登楼凭栏眺望,一阵急风暴雨的潇潇声刚刚停息。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登上高楼,在庭院的栏杆边,抬头远望,又对天长啸,急切盼望实现自己的志愿,奋发图强的豪情在胸中汹涌澎湃。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回顾过去,自己虽已到了而立之年,但对国家的贡献还很小很小,功名、事业犹如尘土,微不足道。瞻望前程,北伐战争十分艰苦,任重而道远,尚需披星戴月,日夜兼程,准备长期作战,才能赢得最后胜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定不要轻易地虚度光阴,让黑发少年变成白头老翁,到那时只能空有悲伤凄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靖康,是宋钦宗赵桓的年号。其父宋徽宗,得知金兵入侵的消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息,吓的急忙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想南下避难。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位,改元靖康。就在这一年底,金兵攻入,掠夺宋宫廷、国库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和民间的金银财帛后,于靖康二年四月俘虏徽、钦二帝北撤,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北宋自此灭亡。这就是岳飞说的“靖康耻”。岳飞认为,岳飞认为,北宋从此灭亡的奇耻大辱,至今尚未洗雪,臣子内心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要挥师北伐,驾着战车,踏破重重险关要塞,直捣敌人的巢穴。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我要像饥饿时那样吃掉敌人的肉;像口渴时那样喝尽敌人的血。我有雄心壮志,我相信笑谈之间就可以做到这些。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待着从头收复了旧时山河的时候,再朝拜皇帝(向皇帝献捷)。内容赏析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思考:1、词人为什么“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二帝被掳,生灵涂炭,急于精忠报国。2、描绘了词人怎样的形象?忧愤国事,痛恨敌人的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思考:1、“三十功名尘与土”回顾过去,表现了岳飞怎样的美德?威名远扬,但不居功自傲,虚怀若谷,严于律己的美德。2、后三句堪称千古至理名言,这里有什么作用?既是作者的自勉之辞,充分表达了作者抗敌卫国、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和雄心壮志,同时对坚持抗金救国的广大军民也是巨大的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