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地理七年级第二章第三节《西亚》,下面我将从下列几个方面叙述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设计。一、本课的地位作用本节是世界地理“认识区域”中“理解地区”部分的内容,其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前面“认识大洲”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依靠,并对有关信息和知识进行充实和提高,又对背面“走进国家”部分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教材重要涉及四个内容:五海三洲之地、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阿拉伯国家、世界石油宝库。本节教材紧紧抓住人地环境的内在联系,对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都有好处。二、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运用地图分析西亚的位置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运用地图阐明西亚的气候特性及其对农业的影响。(3)理解西亚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分布及输出路线。2、能力目的:(1)发挥小组优势,展开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并归纳总结。(2)培养读图、析图、记图、用图能力。3、情感目的:通过学习西亚的自然环境特性来加强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西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西亚的石油资源。2、难点:西亚石油输出路线。四、教法学法1、合作探究法2、读图分析法3、启发讨论法4、归纳总结法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提供大量隐含地理的图幅,并对如何读图予以有关指导,让学生发挥小组协作进行读图、析图、记图、用图,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这种教学办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规律办法,以此触类旁通。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能将知识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六、学情分析本节是“区域地理”内容中“理解地区”的部分,学生通过对前段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有关知识,含有了一定的能力。但在地理方位性掌握上仍有欠缺,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还应继续重视地理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七、教学过程这一环节要注意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合理紧凑,活动安排适度,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爱好,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给学生以知识更多的是培养能力。根据学生认知过程的基本规律,我安排了下列六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西亚地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照片,将学生引入西亚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的爱好。(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活跃课堂氛围。)第二板块:多边互助,合作探究层次一:五海三洲之地活动一:西亚的地理位置设计问题:1、西亚的纬度位置和海路位置2、西亚联系的大洲及沟通的海洋引导学生根据西亚国家和地区图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小结,多媒体出示答案后引导学生依次找出并进行填图练习。活动二: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通过箭头推动方式演示路线,学生通过读图理解“丝绸之路”路过西亚并思考“丝绸之路”的意义,以明确西亚古代时就是交通要道。2、出示世界政区图,观察本区的两个战略要地:苏伊士运河及土耳其海峡。(点击放大)思考由印度洋到大西洋的水上航道有几条,发挥小组优势分析并归纳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层次二: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活动一:西亚的气候特性设计问题:1、分析西亚地区图,观察哪一条重要的纬线穿过西亚?2、出示亚欧气候类型图,分析西亚以什么气候为主?气候有何特性?通过分析地图,独立思考,理解西亚的气候3、阅读补充材料“浪费水者须坐牢”、“水与中东国际关系”,根据材料进一步理解水在西亚的重要地位,并联系实际从本身做起,培养节省用水的意识。活动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设计问题:1、西亚干旱环境下农业如何发展?2、阅读“以色列的节水农业”,思考:以色列是如何发展节水农业的?3、我国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可如何向以色列借鉴?活动三:阿拉伯国家出示有关阿拉伯地区风土人情的图片。设计问题:1、回想知识,西亚的人种、语言、宗教。2、理解麦加和耶路撒冷在西亚的重要地位。活动四:世界石油宝库出示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图,通过观察地图,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