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途径()一、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途径原则住院流程(一)合用对象。第一诊疗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E11.301+)行玻璃体切除术(ICD-9-CM-3:14.74001)(二)诊疗根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美国眼科学会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编译,人民卫生出版社)1.症状: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物遮挡感等。2.体征: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混浊机化,视网膜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3.辅助检查:眼部B超提示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行玻璃体切除术指征:(1)玻璃体积血不吸取,超1-3月;(2)视网膜前增殖膜形成;(3)牵拉性视网膜脱离。2.手术方式:(1)根据术中眼底状况,可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视网膜前膜切除术、视网膜复位术、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玻璃体腔硅油注入术/注气术、玻璃体腔注药术等。(2)如合并白内障,可联合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或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等。(四)原则住院日为7-10天。(五)进入途径原则。1.第一诊疗必须符合(ICD-10:E11.30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编码。2.当患者同时含有其它疾病诊疗,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解决也不影响第一诊疗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能够进入途径。3.需行全麻手术者不进入本途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定)1-3天。1.入院常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效、血脂、血糖,凝血功效,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心电图,X线胸片;(4)眼部A、B超;(5)监测血糖、血压。2.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选择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部彩超、眼底照像、OCT及FFA等检查。3.完善对侧眼检查,必要时予以对侧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4.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应用改善微循环药品和/或营养神经药品治疗。(七)防止性抗菌药品选择与使用时机。选用抗菌药品滴眼液,术前防止性用药时间可1-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1.麻醉方式:神经阻滞麻醉,必要时联合神经安定镇痛药品。2.眼内植入物:硅油、膨胀性气体、人工晶状体。3.术中用药:利多卡因、罗派卡因或布比卡因等。4.术中用耗品:玻切头、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眼内灌注液、显微手术缝线、重水;(九)术后住院恢复3-6天。1.术后需要复查的项目:视力、眼压、结膜伤口、眼前节、视网膜有关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选择检查项目。2.选择用药:(1)抗菌药品滴眼液;(2)甾体激素滴眼液;(3)散瞳剂;(4)根据病情需要,必要时应用改善微循环药品和/或营养神经药品治疗。(十)出院原则。1.眼压正常范畴。2.无活动性出血、视网膜复位。3.伤口愈合好。(十一)变异及因素分析。1.术前化验检查异常,或血糖、血压控制不良,需要复查有关检查,或调节血糖血压,造成住院时间延长。2.出现眼部(如结膜炎)或全身感染者。3.出现严重并发症(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脉络膜驱逐性出血,眼内炎等)。4.患者其它因素。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途径表单合用对象:第一诊疗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CD-10:E11.301+)行玻璃体切除术(ICD-9-CM-3:14.74001)患者姓名:性别:年纪: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原则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2-3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涉及裂隙灯、三面镜和眼底镜检查□完毕病历书写□开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术前评定□初步拟定手术方式和日期□术眼抗菌药品滴眼液清洁结膜囊□开始监测血糖、血压□上级医师查房□完善术前检查和术前评定□术眼完毕眼科特殊检查:AB超等□如有必要,完毕有关检查:如彩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FFA,OCT等□对侧眼检查并制订治疗方案□裂隙灯和眼底镜检查□术眼抗菌药品滴眼液清洁结膜囊□必要时请有关科室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