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OFFO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学习目的:1、懂得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3、懂得摄影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4、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5、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重点难点:1、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知识梳理自主学习一、透镜:1、透镜的分类: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做;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做。2、⑴通过两个球心的叫做透镜的主光轴。⑵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输方向。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用字母表达,凸透镜有两个实点。⑷到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表达。3、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作用。4、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从凸透镜焦点处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射出。因而运用凸透镜能得到平行光。⑵通过光心的光线传输方向。⑶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点。5、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⑴对着凹透镜异侧虚焦点入射的光线被折射后平行于射出。因而运用凹透镜能得到平行光。⑵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虚点。⑶通过光心的光线传输方向。(完毕下面光路图)二、生活中的透镜:⑴摄影机的工作原理:物距成立、的像。⑵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物距在成立、的像。⑶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物距成立、的像。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目的是:。2、若在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因素有:①;②;③;3、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4、结合上面的实验结论可知:U=f是的分界点;U=2f是的分界点。当成实物时,物距越大,像距,像的大小。5、口诀:分虚实,分大小;实像,物远像像小;虚像,物远像像大;像的大小定,像儿跟着物体跑。四、眼睛与眼镜:1、人的眼球仿佛一架摄影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称于一种镜,来自物体的光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2、近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填“前”或“后”)近视眼要用镜来矫正。3、远视眼的成因:像成在视网膜之____,(填“前”或“后”)远视眼要用镜来矫正。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由两个镜构成,其工作原理: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_____________,通过物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__,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通过两次放大,可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2、望远镜由两个镜构成,其工作原理:远处的物体经物镜成____________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____________,再通过目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实质是拉近被观察的远处物体,扩大视角,从而看到远处物体。3、视角的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自主复习检测1.①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②一束光通过两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则两光学元件分别为、。2.一种人照完一张半身照片后,原地不动又想照一张全身照片,摄影师应当使()A、摄影机远离人,镜头向前伸B、摄影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C、摄影机远离人,镜头向后缩D、摄影机靠近人,镜头向后缩3.有一种焦距为12cm的凸透镜,有关它所成的像,下面叙述中哪些是对的的()A、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不不大于40cm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25cmB、当物体沿着主轴从距透镜35cm向25cm处移动的过程中所成的像是逐步变大C、运用这个凸透镜成等大的像时,物像之间的距离为80cmD、成实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始终一致4.摄影馆的顾客坐在原地不动,由摄影师用带暗箱的相机给顾客照两张尺寸大小不同的相片.在照完小的一张相片后,为使大的一张的底片上得到的像大些,摄影师应()A.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B.将相机移近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C.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减小暗箱长度D.将相机远离顾客,同时增大暗箱长度5.下面的四幅图,分别表达近视眼成像状况和娇正做法的是()A.②①B.③①C.②④D.③④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凸透镜后都要通过焦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