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农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绪论随着当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农林作物的病虫防治中,农药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特别是本世纪60-70年代,人们大量使用农药,几乎使粮食产量增加一倍,但随着农药长久的、大量的、不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们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首先它们能够直接进入生物体内引发急性、慢性中毒和畸变,同时还通过径流、排污、挥发等途径进入土壤、大气和水体,引发多个生态环境下生物的死亡,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影响人类的食品安全。现在,因农药使用与管理失控而引发的一系列水域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安全等问题,已引发政府有关部门和业内学者的广泛重视。现在,随着有机氯农药的禁用,菊酯类和有机磷类等成为我国现在使用较广泛的农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指明,农药是指用于防止、消亡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几个物质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残留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及其衍生物和杂质的总称。动植物在生长久间、食品在加工和流通中均可受到农药的污染,造成食品中农药残留。有关报道表明,农药运用率普通为10%,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过多地使用农药,大量未被运用的农药通过降雨、农田渗滤和水田排水等进入水体,同时,尚有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最后汇入水域,沉降积淀在土壤中,通过农作物吸取和食物链进入人体进行累积,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现在中国某些食品,如茶叶、大米、肉、蛋等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常超出规定原则,过多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危害。为此,叙述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及其毒理机制和防治方法,以期对防治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提供理论根据。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由于小鼠个体小,喂养管理方便,生产繁殖快,质量控制严格,价廉能够大量供应,又有大量的含有多个不同特点的近交品系,突变品系,封闭群及杂交一代动物,小鼠实验研究资料丰富参考对比性强;更重要一点乃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均用国际公认的品系和原则的条件进行实验,其实验成果的科学性、可靠性、重复性高,自然会得到国际承认。本文以百草枯、甲氰菊酯、乐果、草甘膦和敌敌畏五种惯用农药为实验材料,检测了它们对小鼠的单一和联合急性毒性效应,来评价多个农药的的毒性强弱以及对环境的危害。1材料与办法1.1动物SPF级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22g,通过腹腔注射药品给药,给药后亲密观察小鼠的反映,观察4小时。给药前禁食不禁水十二小时。小鼠按20g体重给药0.4mL,,用药品水溶液灌胃。1.2实验药品甲氰菊酯(山东大成农药厂生产)、百草枯(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乐果(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敌敌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和草甘膦(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3实验办法1.3.1预实验分别以组间剂量比值为3.0和1.5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初步观察到小鼠的毒性反映和死亡状况,分别找出五种农药对小鼠经口染毒的大致致死剂量范畴(即死亡率0%~100%的剂量范畴),拟定小鼠的正式实验剂量、组数和组间剂量比值,观察小鼠反映,统计小鼠死亡时间。1.3.2单一农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通过预实验求出小鼠都不死亡的最高浓度以及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在这区间按等对数间距设立7个浓度组,和一种对照组(不含农药),每组做三个重复。实验前小鼠隔夜禁食、不禁水,分别对小鼠以单纯随机办法分派到各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于第2天上午染毒,各实验组剂量由预实验拟定,同时设立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体积0.2ml·(10g)-1体重。给药后观察24h,统计动物中毒体现和死亡状况以及体重变化状况。对死亡动物和实验结束时的存活动物处死解剖。用概率单位法计算PQ的LD50及其95%可信区间。表1单一急性毒性实验中各农药的浓度设立农药浓度设立(mg/L)甲氰菊酯百草枯乐果敌敌畏草甘膦1.3.3五种农药对小鼠的联合急性毒性实验通过多个单一农药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计算出多个农药对小鼠的24h的半致死浓度(LC50),以加和等毒性强度方式设立两种农药的联合毒性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