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VIP免费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_第1页
1/31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_第2页
2/31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_第3页
3/31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目次一、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的特点二、秦汉至唐宋时期错案责任制度之管窥三、明清时期错案责任制度的变化发展四、官僚政治态势视角下的分析:管控与优礼相妥协五、结语摘要:清代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呈现出以《吏部处分则例》为主、以《大清律例》为辅的“双轨制”法律体系。从对官员管控和优礼的政策视角出发,可以发现,中国古代错案责任制度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从单一适用律文到以律为主、以单行条文为修正的律例并用状态,再到清代“双轨制”模式的发展过程。结合对当时官僚政治态势的观察,可发现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是管控与优礼政策相互作用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关键词:错案责任;双轨制;管控;优礼为了加强对司法官员的管理,保证案件得到正确的审理,以实现“无枉无纵”之目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较早就形成了以错案责任制度为代表的官员司法责任规范,许多学者也对该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错案责任制度呈现出了不同的规范模式,至清代则形成了独特的“双轨制”形态。那么,究竟这种追责制度有何特点,其因何在清代得以形成,背后又是基于怎样的因素而引发了错案责任制度表现形式的变化?阎步克先生有关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研究,能够为以上问题的解答提供启示。在研究官阶制度时,阎先生借用现代行政理论中“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概念,从重身份、以“人”为中心的“品位分等”和重效率、以“事”为中心的“职位分等”这一“品位—职位”视角出发,分析了中国官阶制度的历史变迁,并进而指出其反映了不同朝代官僚“服务取向”与“自利取向”的变化,亦即皇权专制强度与官僚自主程度之间所形成的官僚政治态势。上述有关官僚政治态势的研究无疑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恰当的视角。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考察,同时结合官僚政治态势的变迁,试图对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的形成原因予以阐释。一、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的特点清代错案责任的“双轨制”,是指当官员因案件审理错误而需承担责任时,以《吏部处分则例》为主要处分依据,以《大清律例》中相关刑事制裁措施作为补充与辅助方式的追责模式。既有研究对此有所提及,如瞿同祖先生在分析清律的继承和变化时曾指出:“‘官司出入人罪’条规定官吏故出入人罪者,即以所出入之罪反坐之,处以杖、徒、流或死刑,失出失入者,减等拟罪。但实际上,寻常失出失入皆按《吏部处分则例》议处(罚俸、降级、革职),向不引用刑律。只有情罪严重的案件,经皇帝降旨交刑部议处时,才引用刑律。”由此可知,清代错案追责制度已渐成规模,不仅包括《大清律例》中的规定,更在《吏部处分则例》中有详细的描述。的确,除了《大清律例》中“官司出入人罪”“断罪引律令”“断罪不当”等条文的规定外,《吏部处分则例》对官员错拟案件的情形做出了规定。其既包括了改造口供、草率定拟导致故意出入人罪的条文,还有失出失入、失错遗漏、秋审错误等处分办法,更详细规定了免责的情形,从而界定了错案追责适用的范围。这表明,清代呈现出同时适用《大清律例》和《吏部处分则例》追究官员错案责任的特征。而根据笔者对相关案例的分析与考察,其实际运行模式为:当官员因错案而被追究责任时,首先依照《吏部处分则例》的规定予以处理,若无免责条文,则施以罚俸、降级留任、降级调用或者革职等“行政处罚”。若则例条文将处罚方式指向《大清律例》,或者由于案情重大、出入悬殊等原因对官员予以革职仍不能蔽辜,需要加重处罚的,则在革职之后,在皇帝的许可下,适用清律处以刑罚。(参见表1)笔者将清代这种追责模式称为错案责任的“双轨制”。从笔者对其的描述便可看出,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具有鲜明的特点。与当代刑事责任与行政处分的适用情形不同,清代“双轨制”在《大清律例》有明确刑事制裁规定的情形下仍优先适用《吏部处分则例》中相应的“行政处分”,而非并行适用,只有在则例指明或需要加重处罚的少数情形下才依照律文规定予以制裁。这也意味着,与之前各个朝代相比,清代形成了有关官员错案责任的单独的、完善的行政规范体系,其极大程度上...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优礼与管控之间:清代错案责任双轨制之形成及其原因探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