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物育种学(2672)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理论和方法的科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应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基本概念较多,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二)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作物育种学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任务与作用是使学生掌握作物品种改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种子生产和推广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际生产的专业能力。(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对自学者要按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同的课程要求进行水平考试。通过本课程的自学,使学生掌握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作物品种选育和繁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有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作物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工作的能力。(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要综合应用许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成果。与作物育种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遗传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作物栽培学、气象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等。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作物育种学的性质和任务,品种的概念。2.一般了解: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3.一般掌握: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作物育种学的发展。4.熟练掌握:品种,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二)课程内容-2-1.作物进化与遗传改良:了解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自然进化与人工进化。2.作物育种学的概念和发展:掌握其概念,了解其发展历史。3.作物品种的概念、特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掌握其概念、含义、特点和作用。4.我国作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一般了解。(三)考核知识点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2.作物育种学及其任务,3.品种,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四)考核要求(1)识记: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作物育种学。(2)领会:品种。(3)简单应用:优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4)综合应用:第一章育种目标(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2.一般了解: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3.一般掌握: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4.熟练掌握:育种目标的制定。(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了解农业生产对作物性状的要求。第二节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性原则:掌握育种目标的制定。第三节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掌握作物的主要目标性状及其影响因素。(三)考核知识点1.现代农业对品种性状的要求,2.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3.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四)考核要求(1)识记:育种目标,主要目标性状,合理株型,矮化育种,高光效育种。(2)领会: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3-(3)简单应用:不同作物的品质性状育种。(4)综合应用:在某一地区制定某种作物的育种目标。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属性),作物品种类型及其特性。2.一般了解:作物的授粉方式,作物自然异交率的测定,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3.一般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4.熟练掌握: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作物品种类型及其特性。(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方式:掌握其概念和主要作物的繁殖、授粉方式。第二节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一般了解。第三节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掌握作物品种的基本属性、类型及其特点。(三)考核知识点1.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2.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类型及其特点。(四)考核要求(1)识记:有性繁殖,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主要作物的繁殖方式。(2)领会:作物品种的基本要求,品种的类型。(3)简单应用:不同类型品种的育种特点。(4)综合应用:第三章种质资源(一)自学目的与要求1.重点:作物品种资源的重要性,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2.一般了解: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3.一般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