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常见疾病健康教育手册水钠代谢紊乱的健康教育1高温环境作业者和进行高强度体育活动者出汗较多时,应及时补充水分且宜饮用含盐饮料。2有进食困难、呕吐、腹泻和出血等易导致体液失衡症状者应及早就诊和治疗。钾代谢异常的健康教育1长时间禁食者,控制饮食摄入者或近期有呕吐、腹泻、胃肠道引流者,应注意及时补钾,以防发生低钾血症。2肾功能减退者和长期使用抑制排钾的利尿剂,如螺内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等病人,应限制含钾食物和药物的摄入,并定期复诊,监测血钾浓度,以防发生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的健康教育1高度重视易导致酸碱代谢平衡失调的原发疾病和诱因的治疗。2发生呕吐、腹泻、高热者应及时就诊。休克的健康教育1加强自我保护,避免损伤或其他意外伤害。2了解和掌握意外损伤后的初步处理和自救知识,受伤处加压包扎止血等。3发生高热或感染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全身麻醉的健康教育对术后仍存在严重疼痛、需带自控镇痛泵出院的病人,教会其对镇痛泵的自我管理和护理若出现镇痛泵脱落、断裂或阻塞情况应及时就诊处理。硬膜外阻滞的健康教育1对术后需自带自控镇痛泵(PCA)出院的病人,教会其对镇痛泵的自我管理。2部分硬膜外阻滞后病人头痛或腰部疼痛病人,应注意休息短期能自行缓解。3出院后出现肢体障碍,排泄困难病人应及时复诊。4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注意背部穿刺点的观察。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健康教育少数腰麻后头痛病人在出院时仍未缓解时,无须过分焦虑,注意休息后能自行缓解。手术前的健康教育1告诉病人及家属,要有稳定的情绪、充足的睡眠及合理的饮食。2介绍术前处置的程序和意义,如饮食管理、戒烟、备皮、备血、灌肠等。3讲解术后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导尿管、胃肠减压管的目的和意义。4简单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过程及术中配合。5指导病人作适应手术后变化的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床上排便排尿的适应性训练,学习深呼吸、有效咳嗽、翻身、肢体活动的方法;对胸腹部手术病人,要指导其学会腹式呼吸、胸式呼吸及在咳嗽时如何保护切口;手术体位的适应性训练,如甲状腺手术者,术前要练习头颈部过伸位。手术后的健康教育1一般情况下,头面、颈部切口在术后3—5天拆线,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手术7—9天拆线,下腹部、会阴部手术5—7天拆线,四肢手术10—12天拆线,减张缝线14天后拆除,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糖尿病者适当延迟拆线时间,拆线后切口部位可用无菌纱布覆盖1—3天,以保护局部皮肤。若带有开放性伤口出院者,应将其到门诊换药的时间、次数向病人及其家属交代清楚。2病人出院前应做好健康教育,如教会病人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保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鼓励恢复其病人合理、均衡饮食,根据不同手术和个体情况,适当活动,劳逸结合。3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者,应嘱咐病人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肿瘤病人定期接受放疗和化疗。4一般手术病人术后1—3各月门诊随访1次,了解康复过程和切口愈合情况,如有发现伤口引流物有异味、切口红肿或异常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应及时就诊。肠内营养的健康教育1饮食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对机体可能造成危害。2进口进食和肠内营养有助于维护肠道功能。3术后病人恢复经口进食是一逐步递增的过程;在康复过程中,应保持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摄入。4指导携带胃或空肠喂养管出院的病人和其家属进行居家喂养的自我护理。于输注营养液前、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喂养管,以避免喂养管阻塞。肠外营养的健康教育1长期摄入不足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致营养不良的病人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以防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防御能力下降。2病人出院时,若营养不良尚未完全纠正,应继续增加饮食摄入,并定期到医院复诊。损伤病人的健康教育1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防护意识。2一旦受伤,无论是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开放性损伤时尽早接受清创术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3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督促病人积极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烧伤的健康教育1提供放火、灭火、自救等安全教育知识。2烧伤的急救处理。(1)消除致伤原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