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北宋(朝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壬(rén)戌窈窕(tiǎo)桂棹(zhào)冯(féng)虚御风B.嫠(lí)妇愀(qiǎo)然舳(yóu)舻山川相缪(liáo)C.酾(shī)酒横槊(shuò)江渚(zhǔ)正襟(jīn)危坐D.匏(páo)樽枕藉(jí)蜉(fú)蝣一叶扁(piān)舟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冯虚御风(驾)B.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C.击空明兮溯流光(月光下的清波)扣舷而歌之(敲击)D.倚歌而和之(循,依)而卒莫消长也(到底)3、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B.如怨如慕,如泣如诉C.如日中天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4、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C.凌万顷之茫然D.挟飞仙以遨游6.选出加点的词的意义、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A.苏子愀然.B.凌万顷之茫然.C.何为其然也D.其声呜呜然.7.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句子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C.任意东西。D.顺流而东也。8.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驾一叶之扁舟B.倚歌而和之C.自其变者而观之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9.选出下列句中“乎”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飘飘乎如遗世独立C.知不可乎骤得D.郁乎苍苍10.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1.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A.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何为其然也?C.而又何羡乎?D.渺渺兮予怀12.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A.而又何羡乎?B.而今安在哉?C.何为其然也?D.故凡愚者莫我若也。13.指出下列各句中句式与画线句句式相同的句子。()何为其然也?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是用兵之效也。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何以战?14.对“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以桂树木兰做桨,用美好的事物寄托高雅的情调。B.“击空明”与“渺渺兮予怀”写景抒情,以景的空明衬人的胸怀广阔。C.最后一句,点出“予怀”所思慕的对象是那在“天一方”的美人。D.全歌落脚到“美人”身上,具有象征意义。1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1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派的创始人。B.本文与《后赤壁赋》都是元丰五年苏轼被贬到黄州所作,这期间他还写了词《念奴娇·赤壁怀古》。C.本文通过主客问答,议论人生,表现出主人公乐观豁达的胸怀。D.本文通过叙事,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17.最能体现苏东坡旷达心怀的两句是[]A.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B.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C.天地之间,物各有主D.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E.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8.对文章理解有误的几项是[]A.作者在江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