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标准一、基本指标(700分)评选项目评选标准评选方法分值备注得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60分)1.文化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将文化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2.制定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和促进文化建设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3.组织协调文化、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编制、公安、工商等部门,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文化工作。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文化投入持续增加1.近3年每年文化事业费增幅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于本省(区、市)平均水平。材料审核听取汇报30※2.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文化事业单位年度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得到保障,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材料审核听取汇报30(100分)3.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材料审核听取汇报304.较好落实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赞助、捐赠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社会赞助、捐助,取得明显成果。材料审核听取汇报10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90分)1.东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达到部颁标准二级以上;中西部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达到部颁标准的三级以上。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2.东部地区的文化馆达到部颁标准二级以上;中西部地区的文化馆达到部颁标准的三级以上。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3.乡镇(街道)建有综合文化站,并有独立设施,有专职管理人员,设备齐全,达到《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规定的建设标准和功能要求。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4.东部地区100%、中部地区80%、西部地区50%以上的城镇社区和村有文化活动阵地,并能正常开展活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5.统筹文化、教育、科技、广电、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实现相关设施的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材料审核实地考察10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乡村服务网络健全,县(区)支中心和乡村(街道社区)基层点建设达到文化部规定标准,覆盖率达到100%。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2.基本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1年看2场戏剧或文艺演出。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3.基本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1年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等组织2次群众文化活动。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4.基本实现每一行政村(社区)每月看一场电影。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100分)5.广大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图书馆人均购书费、人均藏书量均高于省平均水平。材料审核实地考察20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丰富多彩(80分)1.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实施免费或优惠开放,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2.建立一支专业或业余文艺表演团队,每年在当地演出不少于150场。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3.加强老年教育工作,至少建成一所老年大学。材料审核听取汇报104.未成年人文化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措施,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审核听取汇报105.依托公共文化单位,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材料审核实地考察106.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特色和品牌,并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普及率高。材料审核听取汇报10文化市场健康有序(100分)1.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初步形成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内容丰富、健康规范的文化市场。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2.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得到较好落实。建立完善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规章制度;执法行为规范,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成效明显。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3.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有较快增长,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材料审核听取汇报204.文化市场管理措施有力,无无证经营现象。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建立了网吧行业协会和社会义务监督员队伍。材料审核现场考察205.认真抓好辖区内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