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庄镇中心小学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主要工作做法及特色前言:弘扬体育精神,振兴中国足球。体育给人带来健康与快乐,对于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幸福感,振奋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足球深受群众喜爱,振兴足球是中国梦圆梦理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振兴足球要从青少年抓起,打牢足球运动社会基础,推进足球进课堂,办好校园足球联赛,加强场地建设,发掘培养足球后备人才。振兴中国足球的实际行动为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一、学校基本情况留庄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市级规范化学校,占地面积16803平方米,建筑面积5948平方米,现有24个教学班,在校生1092人,在职教师61人,学校整体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设有微机室、仪器室、实验室、探究室、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德育展室等功能室。为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我校在信息化硬件上先后投资近20万元建成了22个电子白板教室,老师人手一台教师用机,1个微机教室,图书18323册,建成了校园网。为了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学校又先后投资10万元建成了OA教育办公自动化平台;济宁教育信息化统计平台、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防监控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教学终端的建成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由平台搭建,资源库建设全面转入到资源应用阶段。传统的教学资源与数字化多媒体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力的辅助了教育教学工作。师资力量雄厚,教育目标明确,育人理念超前,是一所服务留庄镇片区现代化走读学校。二、创新办学理念,建设体育(足球)文化学校以“文明、守纪、向善、健美”为校训,以建设高标准学校为要求,以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为动力,坚持依法治校,深化内部改革,加快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办学成果,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呈现了健康、稳定、持续、繁荣发展的良性态势,学校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近三年来,学校体育工作坚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业余训练为突破口,以群体活动为落脚点,以加强体育科研、探索科学训练为动力,体育工作实现了飞速发展,并逐步向以足球项目为亮点的学校为办学特色。充分认识体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把学校体育工作放在与德育、智育并重的位置上来发展,大力弘扬、宣传科学的体育文化,营造浓厚的“尚体”文化氛围,使全体师生重视体育,喜欢体育,参与体育,追求“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学生把穿着体育服装,谈论体育(足球)明星,观看体育(足球)赛事,参加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向上的时尚,铸造了积极、勇敢、乐观、顽强的精神风貌。学校体育工作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三、创造良好条件,打造体育(足球)特色学校学校修建有200米田径场,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羽毛球场1个,拥有8张室外专用乒乓球台,健身休闲广场一个,以及训练专用的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器材,学校体育设施硬件在所处区域内首屈一指,为我校更好的发展体育(足球)运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支撑。四、健全机制,科学管理为了加强对学校体育项目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分管副校长、体育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定了学校的体育发展规划,制定了各个时期的竞赛目标,检查训练计划,落实训练经费,协调训练场地,使我校的体育项目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学校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学校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教学,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课外兴趣小组,满足了学生的体育兴趣,为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奠定了基础。体育课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很好效果,得到了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专家、校领导和同行的高度肯定。五、制度健全、认真训练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落实《体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确保每周上三节体育课,每天做上午跑操和第九套广播体操,下午做一次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