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应用1.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演绎法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23.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的应用(1)判断显、隐性的常用方法有杂交、自交。(2)判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常用方法有自交和测交,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但要注意后代个体数不能太少;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测交法、自交法均可以,能自花授粉的植物用自交法,操作最为简单,且纯合性状不会消失。(3)提高纯合子所占比例的方法是自交。(4)推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的方法是测交。(5)判断核遗传与质遗传的方法是正交与反交。(6)验证分离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的常用方法有自交和测交。4.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的出现原因(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Aa→1AA∶2Aa∶1aa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②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③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Bb×AaBb→1AABB∶2AaBB∶4AaBb∶2AABb∶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①9∶3∶4?aa或bb成对存在时就和双隐性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②9∶6∶1?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③12∶3∶1?双显和某一种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④9∶7?单显和双隐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⑤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种性状3题型一自交、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的辨析1.(2018·江西师大附中、九江一中联考)猫的短尾和长尾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现让多只长尾猫自由交配,F1中长尾∶短尾=55∶9,且雌、雄情况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让F1中的长尾猫继续自由交配,F2中的表现型之比与F1相同B.亲本长尾猫中杂合子占3/5C.若让F1中的长尾猫和短尾猫杂交,则F2中的长尾∶短尾=8∶3D.为获得更多的短尾猫,可让短尾猫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长尾猫答案C解析让多只长尾猫自由交配,F1中出现短尾猫,说明短尾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F1中aa基因型频率为9/(55+9)=9/64,故F1中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8、3/8。由于亲本中只有显性个体(长尾猫),可设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xAA、yAa,则a基因频率=1/2y=3/8,A基因频率=x+1/2y=5/8,即亲本中AA基因型频率=1/4,Aa基因型频率=3/4。根据遗传平衡定律,F1中AA基因型频率=25/64,Aa基因型频率=30/64,aa基因型频率=9/64,若让F1中的长尾猫(25/55AA、30/55Aa)继续自由交配,由于a基因频率=15/55,A基因频率=40/55,所以F2中长尾猫(AA+Aa)所占比为1-[(15/55)×(15/55)],短尾猫(aa)所占比为(15/55)×(15/55),二者的表现型之比为112∶9,不同于F1,A错误;亲本长尾猫中杂合子(Aa)占3/4,B错误;若让F1中的长尾猫(25/55AA、30/55Aa)和短尾猫(aa)杂交,F1中的长尾猫产生的配子A∶a=(5/11+3/11)∶(3/11)=8∶3,所以F2中的长尾∶短尾=8∶3,C正确;短尾猫为隐性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长尾猫,D错误。模型构建自由交配和自交的分析(1)“自交”强调的是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如有两种基因型(AA、Aa)的群体中,自交是指AA×AA、Aa×Aa。若杂合子连续自交,则其基因频率不变,但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表现为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不断增大,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不断减小。(2)“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如有两种基因型(AA、Aa)的群体中自由交配是指AA♀×AA♂、AA♀×Aa♂、Aa♀×AA♂、Aa♀×Aa♂。在种群足够大、无基因突变、无迁入和迁出、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自由交配会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保持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2.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R)对感病(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现种群中个体随机交配,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________,若子一代个体进行自交,则子二代中感病植株占________。答案1/161/10解析由题意可知,该种群中能繁衍后代的个体的基因型只有RR、Rr,抗病植株RR和Rr4各占4/9,所以RR∶Rr=1∶1,故亲本产生的配子中R占3/4,r占1/4。所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