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情表【国学撷粹】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译文]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就能够养活父母而言。说到狗、马这些动物,都能被人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敬顺的心意,用什么来区别孝顺与饲养呢?”【知义明理】这段话强调的是孝养父母,最重要的是有恭敬心。所以这里是把犬马跟人子联系起来,突出孝道真正的含义,在于一个“敬”字。如果孝养父母恭敬心没有了,真的与犬马没有区别。或者说,如果我们以养犬马之心孝养父母,那叫大不孝、大不敬,怎么能说到孝?这是夫子给我们的深刻的警醒。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字令伯,三国时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任尚书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为由,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李密原是蜀汉后主刘禅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汉,李密成了亡国之臣。仕途已失,便在家供养祖母刘氏。司马氏集团通过阴谋和屠杀建立了西晋政权,为了巩固统治,提出以“孝”治天下。公元265年,晋武帝召李密出来做官,先拜为郎中,后拜为洗马,就是文中说的“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晋武帝为什么要这样重用李密呢?第一,当时东吴尚居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拢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施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第二,李密当时以孝闻名于世,晋武帝继承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策略,推行孝道,以显示自己的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的安定秩序。正因为如此,李密屡被征召。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应诏,会被误以为“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密无奈,就写了这篇《陈情表》,申诉自己不能应诏的苦衷。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臣子写给皇帝的书信。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章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又统称“表”。“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课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信。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险衅.xìn夙.遭闵凶sù祚.薄zuò床蓐.rù日笃.dǔ逋.慢bū矜.育jīn优渥.wò拔擢.zhuó陨.首yǔn茕.茕孑.立qióngjié气息奄.奄yǎn二、辨识通假夙遭闵.凶“闵”同“悯”零丁..孤苦“零丁”同“伶仃”,孤独的样子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一词多义除ەۖ۔ۖۓ除臣洗马(授职)攘除奸凶(清除)登自东除(殿阶)矜ቐ凡在故老,犹蒙矜育(怜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顾惜)卒ەۖۖ۔ۖۖۓ保卒余年(终)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卒成帝业(终于)卒然边境有急(同“猝”,突然)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以ەۖۖ۔ۖۖۓ臣以险衅(介词,因为)猥以微贱(介词,凭)谨拜表以闻(连词,而,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与“无”连用,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行走。今义:不可以,不中用,不好。(2)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泛指读书人。(4)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5)臣之辛苦..古义:辛酸苦楚。今义:身心劳苦;客套话,用于求人做事。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五、词类活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外)(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名词作状语,在内)(3)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4)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6)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7)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旧臣)(8)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9)历职.郎署(名词作动词,担任)(10)是以区区不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