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6)2008-06-1108:05转自超想工作室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六)单选题:1.在进行教师培训时,强调“在使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来提高对技术的掌握,把技术水平的提高与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思想的改变结合起来,而不是单独提高技术”是C。A.分离模式B.锯齿模式C.整合模式D.交替模式2.问题的解决一般涉及C要素。A.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办法B.初始条件,目标,错误,解决方法C.初始条件,目标,障碍,解决方法D.必要条件,目标,错误,解决方法3.在D中,学习者是一个外在的实验者。A.过程模拟B.程序模拟C.情境模拟D.进程模拟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往往存在A三种典型的课堂组织形式。A.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B.班内活动、课外活动和个别活动C.整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个别活动和网上活动5.形成价值观、组织价值观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等层次的目标属于A领域。A.情感B.认知C.生理D.动作技能6.学习资源的提供方式一般包括D两种。A.提供卡片和提供课件B.提供材料和提供试题C.提供软件和提供信息D.提供内容和提供地址7.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之一情境是指教师教学前D的准备状况。A.课程、课件和教学环境B.课件、网络和多媒体环境C.硬件、积件和教学环境D.硬件、软件和教学环境8.【美】国际教育技术协会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具备技术素养的绩效指标是B。A.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输入输出设备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B.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C.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使用信息工具获取远程信息的能力;技术作为交流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解决问题与决策的工具。D.基本操作的概念;社会道德与人文方面的要求;技术作为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利用技术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评价电子信息资源的能力。9.下面的D具有两个基本特征:问题的目标很明确和解决方法是确定的。A.复杂问题B.简单问题C.结构不良问题D.结构良好问题10.教师整合能力的发展方式主要包括A。A.讲演,观摩,案例分析,合作讨论,自我反思,参与科研课题B.准备,听讲,总结C.创设情景,实验探索,意义建构,应用与迁移,效果评价D.备课,案例分析,应用与迁移。自我反思,参与科研课题11.在教师的隐喻中,由太阳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的隐喻是A变化的表现。A.中心边缘B.静态动态C.奉献双赢D.传递者促进者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承担主体有多个层面,下面的D不是学校层面所需做的工作。A.建设硬件基础设施和环境B.建设各种教学应用软件平台以及教学软件资源库C.制定并实施组织管理体制D.制定教师培训的标准和规范1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应该学习B,同时,学习、实践并反思自己的整合工作。A.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B.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C.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学习和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D.教育技术的操作技能,现代课程理论,新课程标准对本学科课程的要求14.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D。A.经验论B.先验论C.预成论D.渐成论15.下面的A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直接教学B.随机进入教学C.抛锚式教学D.支架式教学16.C理论认为:学习时,学习者不是在接受客观的知识,而是在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在主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建构主义D.人本主义17.A将行为主义发展为新行为主义。开发出了系统的行为强化、塑造和矫正技术,并提出了程序教学。A.斯金纳B.华生C.加涅D.皮亚杰1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改变,国外称这种变革为“C”。A.第二次教育革命B.第三次教育革命C.第四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