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语文活动单人琴俱亡学习目标1、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实词:笃、索、舆、径、素、卒等。2、积累部分常见的文言虚词:而、了、既、俱等3、感受本文中深厚的兄弟情谊。学习过程活动一读准字音,积累文学常识1、文学常识积累(1)搜集的有关刘义庆及《世说新语》的资料(2)读了《人琴俱亡》这则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出说说成语“人琴俱亡”的含义吗?你能举出《世说新语》中其他的故事吗?2、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下列黑体字王子猷()子敬俱病笃()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子敬素好()琴弦()既不调()掷()地云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活动二疏通文本,积累文言常用词1、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翻译课文。①第一自然段重要的文言常用词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②翻译第一自然段③第二自然段重要的文言常用词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④翻译第二自然段个性化设计:1八(上)语文活动单2、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3、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语活动三朗读课文,思考探究(1)子猷知道子敬已死的消息为什么不悲不哭?(2)子猷去吊丧,为何不先去拜祭子敬,却“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4)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忘”这句话?(5)简述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6)课文开头写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来又写他“恸绝良久”,是否矛盾呢?请说说你的看法。活动四拓展延伸,类文品析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这则小故事表现了元方的性格?2、元方认为友人的“不对”表现在那几个方面?3、文中友人已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4、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个性化设计:2八(上)语文活动单活动五课堂反馈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子猷病笃索舆奔丧好琴掷琴恸绝亦卒不调了不悲二、解释加点字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便索舆来奔丧便径入坐灵床上弦既不调掷地云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语时了不悲子敬素好琴三填空1、本文选自。作者,(朝代)文学家。2、这则故事写了,表现了。3、文中表现子猷一心挂系弟弟的三个动词是、、。4、写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四、翻译下列句子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2、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3、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4、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5、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五、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