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班全日制幼儿园建筑设计——建筑设计I(B)任务书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重点解决建筑设计中功能组合与空间造型之间的关系,通过幼儿园的设计,理解并掌握单元型组合造型方法及运用。2、学习调查研究,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及儿童的行为规律和心理特征,探索行为心理与空间造型的关系,掌握建筑的空间尺度。3、掌握总平面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分区和环境设计。4、学习并掌握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及相关各项设计要求。二、设计内容:我国南方某城市某居民区内拟兴建一座六班幼儿园,用地见附图所示,基地一侧为居住区,总建筑面积控制在1800m2以内(以轴线计,允许±5%)。三、功能要求与指标:房间类别房间使用面积(m2)备注活动及辅助用房活动室50-60X6=300-360兼做餐室,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条件寝室50-60X6==300-360卧室与活动室合设、卧室面积可适当减少卫生间15X6=90与寝室临近衣帽教具贮藏室9X6=54主要供衣物储存,可设成小间或壁柜音体活动室90-120X1=90-120设小型舞台,与生活用房适当隔离使用面积小计834-984每生使用面积4.6-5.4办公及辅助用房办公室15X5=75园长、总务、财务、教师办公等资料兼会议室20教具制作兼陈列室12保健室14其中:分出一小间做临时隔离室用晨检、接待室18可与门厅结合传达兼值班室18贮藏室12X3=36供储存体育器具、总务用品及杂务教工厕所12使用面积小计205每生使用面积1.142生活用房厨房主副食加工间54主副食库15主副食库宜分开布置,另设杂务院烧火间8开水、消毒间8炊事员休息室13使用面积小计98每生使用面积0.54使用面积合计1137-1287每生使用面积6.31--7.15总平面场地设计:室外活动场地,包括分班活动场地和共用活动场地两部分。分班活动场地每生2m2;共用活动场地包括设置大型活动器械、嬉水池、沙坑以及30米长的直跑道等,每生2m2。技术指标:1、层数:不超过3层2、层高:活动室、卧室净高不低于2.8m,音体室净高不低于3.6m。3、采光面积比:活动室、音体室、资料会议室、办公室不小于1/5卫生间、储藏室不小于1/8三、设计要求1、熟悉幼儿园建筑类型、规模、额定标准;2、了解幼儿园建筑使用者的活动特点、心理特征、教育特点以及对建筑布局及造型的要求;3、熟悉幼儿园建筑使用者的活动尺度、家具尺寸、幼儿生活规律对建筑设计的要求;4、理解幼儿生活对卫生的需求,如建筑日照、通风及户外活动场地等在建筑设计中的必要性;5、熟悉中等规模建筑营造中建筑平面单元和结构布置标准化的要求;6、要求掌握中低层建筑楼梯设计的基本要求;7、要求建筑内部功能分区合理,处理好不同功能空间的关系,使分区明确、不同流线既相互分离又有方便的联系,并考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朝向、尺度适宜,室外活动场所日照充足;8、要求全面周到的对建筑及其外部环境进行总体设计;良好的总图分区,合理布置建筑位置,特别注意与城市环境与周边交通的关系,并满足城市规划的一般原则要求;9、鼓励和激发以幼儿为设计对象的创造性空间变化或概念性的创意。10、技术设计:尽量考虑自然采光与通风;注意防火、防潮及防晒等问题。建筑结构选型合理,结构布局与空间布局的有机统一。3四、图纸要求(比例可根据布图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调整,但均应采用常用比例。)1.正图(一律采用A1幅面图纸),包括:1)总平面图1/500表示出地段周围环境与建筑物关系(周围建筑、道路)画出准确的屋顶投影并注明层数,;主次入口处理,注明各建筑出入口的性质和位置;地段方位、围墙大门;园内活动场地中的大型玩具、铺面、绿化、小品、园内交通等;画出详细的室外环境布置(包括道路、广场、绿化、小品等),表达建筑场地与道路的交接关系、高程关系;注指北针。2)各层平面图1:200(其中底层平面为1/200,其它层根据构图决定表示出各房间门、窗位置、大小;注明各房间名称(禁用编号表示);首层平面图应表现局部室外环境,画剖切标志;各层平面均应有标高,同层中有高差变化时亦须注明,画出主要房间内家具、布置固定的卫生设备及楼梯等设置情况,标注承重结构尺寸及必要的其他尺寸。3)活动单元放大图1:100-1:50布置完善的家具,标注相互间尺寸关系。4)立面图(不少于两个)1:200表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