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材料2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公仆意识是现实和具体的,见之于每名共产党员的言行举止。确立公仆意识,才能真正摆正仆和主的关系,知道公务人员消费的是劳动者创造的财富,领取的是纳税人提供的俸禄,知道民众是公务人员的衣食父母;确立公仆意识,才能接地气、转作风,及时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作民众的“孺子牛”;才能在“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过程中,解决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增强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自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公仆意识,转变作风,根本目的是推进工作,服务人民。而能否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是检验活动成效的硬指标。当前,中央在全国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再次认真学习了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更深的感触。作风是一面镜子,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党性观念、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无一不体现在作风上。作风问题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问题。领导干部作风好,则形象就好,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形象也就不好。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坚定不移地把群众路线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这是党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基本要求,也是转变领导作风的关键。坚持群众路线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是一致的,和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是一致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即不能片面强调“对党负责”“对上级负责”,唯上级之命是从,不从实际出发,不第1页共2页体察群众情绪,不考虑客观因素,也不能片面地理解贯彻上级决议,甚至违背群众利益搞瞎指挥和命令主义;当然也不能片面地强调“对群众负责”“对下级负责”,把某些群众的局部利益当作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了满足一些群众的要求,不顾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而当群众的尾巴,搞什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毫无疑问,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摆正党与人民、公仆与主人的关系,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的领导干部开展的一次生动的,也是深刻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再一次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达到这次活动的目的,必须做到真学实学,真改实改,真干实干。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这一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集中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群众立场和群众观点。“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些表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生存发展的根本,体现了我们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臵的宗旨信念。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