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纲挈领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展开的。2.唯物主义认为,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_是派生的,先有________,后有________,________决定________。3.唯心主义认为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______决定______。4.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6.哲学史上存在着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对子”。注意点1: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⑴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水、火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就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⑵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形成了两种不同形态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意志等)当成世界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物质世界是其外化和表现。例题(2013福建文综34,单项选择题)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解析】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题肢①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排除;题肢②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题肢③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题肢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答案】C【思维点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万物“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归结为原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抽象出物质世界的本质。【易错点警示】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称机械唯物主义,它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局限。但原子只是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而且它只承认机械的联系和机械运动,看不到事物和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因而表现出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在练习中要准确判断。例题(单项选择题)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孔子观点中的“命”“天”支配人的一切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孟子认为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故选B。另外,注意题干强调的是主要区别。【答案】B【思维点悟】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前者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本原,后者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易错点警示】主观唯心主义对意识的理解是人主观的精神,有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对意识的理解则是外在的、客观的精神,如上帝、绝对理念和绝对精神等,学习中把握好这个区别。注意点2:理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哲学上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