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护理查房课件•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乳腺癌手术方式与适应证•术后护理原则及要点•伤口愈合与皮肤保护策略•心理护理与康复支持服务•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回顾目录01乳腺癌概述与流行病学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根据组织学类型,乳腺癌可分为非浸润性癌和浸润性癌两大类。其中,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原位癌和小叶原位癌;浸润性癌则包括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等。定义分类乳腺癌定义及分类发病率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死亡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早期筛查的普及,乳腺癌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是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现状分析包括遗传、生殖、激素、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如家族史、月经初潮早、绝经晚、未育或晚育、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均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危险因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等;定期进行乳腺筛查,及早发现并治疗乳腺疾病;避免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早期诊断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相)、彩超、乳腺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可用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其中,乳腺钼靶照相被誉为国际乳腺疾病检查的“金标准”。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分期,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中,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早期患者通过手术可获得较好的生存预后。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02乳腺癌手术方式与适应证123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以及腋窝淋巴结,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且肿瘤未侵犯胸肌的患者。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胸肌,切除乳房和腋窝淋巴结,适用于临床Ⅰ期、Ⅱ期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仅切除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保留大部分乳房,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且有保乳需求的患者。保乳手术常见手术方式介绍临床Ⅰ期、Ⅱ期的乳腺癌患者,部分Ⅲ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降期后也可考虑手术治疗。适应证晚期乳腺癌患者出现远处转移或多器官病变;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妊娠期妇女一般不建议进行手术治疗。禁忌证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心理状态等,确定手术方式和手术范围。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备皮、备血;术前禁食禁水;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术前评估及准备工作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020304出血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情况。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上肢水肿术后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避免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皮下积液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避免皮下积液的发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03术后护理原则及要点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定期监测并记录,注意有无异常波动。体温观察体温变化,预防术后感染。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神智是否清晰,有无嗜睡、昏迷等现象。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疼痛评估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镇痛措施根据疼痛程度,采取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镇痛措施。舒适度调整协助患者调整卧位,保持舒适体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疼痛管理与舒适度调整引流管标识明确标识各引流管名称及作用。引流液观察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记录异常情况。引流管固定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扭曲、受压。拔管指征掌握各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引流管。引流管护理及注意事项观察术区敷料有无渗血,注意患者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休克症状。出血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术区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感染观察术区皮肤有无隆起、波动感,预防皮下积液发生。皮下积液评估上肢水肿程度,采取抬高患肢、按摩等措施缓解症状。上肢水肿并发症风险识别与应对04伤口愈合与皮肤保护策略伤口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伤口愈合过程包括炎症期、增生期和成熟期,各阶段需密切观察和评估。影响因素年龄、营养状况、血液循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