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城市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范》XX省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方案(征求意见稿)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建立分类考评和区域人口发展相适应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评估体系,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要求,按照“主攻皖北、提升江南、带动江淮”的总体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提高科学考评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一、分类分区域及考评权限(一)区域划分及分类实行市级分区域、县级分类和省市相结合的管理及考评方式。1.市级区域划分。将全省17个市划分为3个区域,即宣城、芜湖、铜陵、马鞍山、池州、黄山6个市为皖南地区;合肥、巢湖、安庆、滁州和六安5个市为江淮地区;淮北、亳州、宿州、阜阳、蚌埠和淮南6个市为皖北地区。2.县级分类。根据不同的工作基础,将江南地区与皖北地区各县分成2类进行考评,江淮地区2009年考评一类县参照江南地区分类,其余各县参照皖北地区分类。(二)考评权限1.省对各市、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对市本级工作目标完成、保障措施落实、XX县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党政线、城市和流动人口),结合所辖县(市、区)考评结果,对市进行综合评价;对县(市、区)1进行综合考评(基层线)。对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35个部门)进行评估(部门线)。2.省对县级考评实行省、市结合,省、市结合按省统一方案考评调查1个样本点,样本点由省统一抽取。省对各县(市、区)年度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日常监测,重点核查,监测、核查结果直接纳入年终总体考评。第1页共9页3.省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考评方案、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评方案另定。二、考评主要内容、权重及获取方式(一)内容及权重1.党政线(100分)(1)市及所辖县(市、区)党委、政府解决影响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对2009年存在问题整改情况(30分);(2)计划生育优惠政策落实,经费投入到位情况(20分);(3)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一票否决”,跟踪奖惩情况(20分);(4)督促相关部门落实责任,综合治理人口计生问题情况(20分);(5)执行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规范(10分)。2.部门线主要是对省直责任部门进行测评。(1)相关部门履职情况;(2)出台相关政策的兼容情况。3.基层线(100分)2(1)江南地区: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情况(30分);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15分);③保障措施(政策落实、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队伍建设)(35分),保障措施由市评估上报,省进行监督、复核。④工作创新(10分)。⑤群众满意度(10分);(2)皖北地区:①稳定低生育水平情况(45分);②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情况(30分);③保障措施(政策落实、标准化建设、财政投入、队伍建设)(20分),保障措施由市评估上报,省进行监督、复核。④工作创新(5分)。4.市级综合考评权重(总分100分)第2页共9页(1)所辖县(基层线)抽样调查综合考评结果加权(50分);(2)XX县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20分,其中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5分);(3)党政线方面情况(30分)。(二)指标获取方式1.基层线考评内容通过抽样调查、日常监测、重点核查、科学评估、信访举报调查核实等多渠道获取;城市及农村考评数据共用。2、工作创新项目由各县结合实际自报一项,2010年3月底前申报,创新成果于2010年9月底前申报。工作创新成果、群众满意度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33.党政线考评由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对省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工作成员单位35个部门(部门线),由各市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按省统一要求进行测评,结果上报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4.调查时期以考评时点起上溯一个完整年度,党政线考评起点为“十一五”以来。三、加分和减分加分:为国家工作会议或省召开的人口计生工作重点会议提供主要现场的;在全国性工作会议上发言介绍经验的;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优质服务先进县称号的。减分:1.与群众有奖举报相关的减分:①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