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2传记阅读变式探究本考点是近年新课标高考中的热点,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2010年高考全国共有5套题目考查了实用类文章的阅读,其中就有两套考查传记。在这些试卷中,全国课标卷与辽宁卷为一道客观多选题和三道主观题,而山东等省市考查传记的方式主要为主观题。这些传记以中国名人、文人为主,偶有外国作品。可见,传记阅读是高考热点题型,主观题为本考点的经典题型。本考点一般赋分25分,在试卷中所占比例极大。1.下面是本考点在高考中的常见题型知识树,请补填相关内容。多选题和主观题1500425解析:本题数据为近三年全国课标卷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数据,仅供参考。2.人物传记中写人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答案:⑴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⑵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⑶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⑷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⑸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⑹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⑺通过事件来写人。3.传记在写作中,经常运用的人称是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两种人称分别有什么作用?⑴第一人称的作用是:⑵第三人称的作用是:答案:第一人称常用于自传,其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答案:第三人称常用于他传,其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热点题型客观主观混合阅读题【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010年高考全国课标卷](原文略)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全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外国工作。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答案:BE解析:A“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而是靠一流的科技成果。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的原因并不是“袁隆平给他送来了好种子”,而是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文中“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中的“送来”是“给我们发明了”的意思。D“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归因不当,研究生留在外国的原因很多。⑵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地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①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②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③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第二段,国内国外对他的不同态度是其悲哀的主要原因。⑶有人说袁隆平送出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见识短浅”。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①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②优秀的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③一旦祖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会随时回来。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本最后一段袁隆平的回答中很容易找到答案。⑷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①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②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进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