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唯实是求——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观察与思考沭阳县教研室徐梓让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之态,一言堂不见了,课堂不再沉闷,老师敢于放手乐于尝试,学生勇于发言敢于挑战,课堂很热闹甚至于掌声不断!课堂教学改革确实进入深水区,已经不再是微观意义上操作层面的“小动作”,有的好像已经是彻底的、根本性的革命行为,甚至于是以颠覆传统为目的。初看令人鼓舞,细看有点担心,研究一下,误区也还不少。笔者认为,新课程的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还是要“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新、只唯实”,一些为改而改,为热闹而设的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素养未必有什么效用。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颇受推崇,但又觉似是而非,为些,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我们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引发的思考,提点看法与同行商榷。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同教学方法及整个教学活动模式的关系,决定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与否。班级授课也称为班级教学,是学校教学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一种教学形式,按照年龄或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的具体形式可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全班上课,这是使用最为普遍的班级教学形式;第二种是班内小组教学,不完全打破班级,而暂时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规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学习;第三种是班内个别教学,教师花一定时间以一对一的形式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辅导。(一)班级授课式1、班级授课式的特点(1)以“班”为人员单位,学生在班集体中进行学习,班级人数固定且年龄和知识水平大致相同;(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有统一的起止时刻和固定的单位时间;(3)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方法、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过程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2、班级授课式的优点(1)一位教师能够同时教很多学生,有助于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2)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完整系统;(3)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有利于教学管理;3、班级授课式的局限:(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3)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4)教师在单纯讲授,特别是在演讲时,难以获得关于学生产生误解和遇到困难的反馈信息;(二)小组合作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最被推崇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有人说是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北京大学教育技术手册载:“小组合作学习是根据一定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一定形式的小组,教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观察与思考第1页共5页师根据各小组的共同特点,分别与各小组接触,进行教学或布置学生共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教学形式。1、小组合式的特点:①积极的相互依赖——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即除非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学习获得成功,否则该成员自己的学习也不算成功;②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成绩记录;③面对面的建设性的交流——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④小组合作技能——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⑤小组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