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1页再见了亲人优秀教学设计一、触摸历史,走近文本(教师动情讲述)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朝鲜战争,并炮轰中国丹东地区,把战火烧至中国边境。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0多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并肩战斗。最终,他们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同时还谱写出了一支中朝两国人民荡气回肠的友谊赞歌。1958年10月26日,是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的日子。此时,朝鲜人民把自己的千般不舍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读课题“再见了,亲人”),此刻,中国人民志愿军把自己的万般留恋也化作了一声声深情的-----(学生再读课题)。亲爱的同学们,就让我们在这一声声深情的呼唤中走进历史,走进那依依惜别的深情(再读课题)。二、初步感知,走进文本1预习汇报寻找主要人物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课文了,那你能不能说一说,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心里,“亲人”具体指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2快速浏览概括主要事迹同学们,我们通过课前交流,知道只有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称为亲人,那么,中朝两国人民有没有血缘关系?(生:没有)既然如此,志愿军为什么要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朝鲜人民在炮火连天的日子里,究竟为志愿军做了什么?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救伤员失去孙孙救老王妈妈牺牲挖野菜双腿伤残4教师小结激情引领同学们,白发苍苍的大娘为了给战士们送打糕累得昏倒路旁,更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她至爱的小孙孙;小金花与妈妈一起去救老王,老王得救了,妈妈却与敌人同归于尽,永远地离开了她;为了能让战士们吃上野菜,大嫂毅然来到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以致被炸残了双腿,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永远地架起了双拐⋯⋯同学们,这就是朝鲜人民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作的,正因为这一切,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亲人(生读课题中的”亲人”)同学们,本文作者魏巍作为一名战地记者,曾经在朝鲜战场与战士们一同出生入死,他曾经这样深情地说:“在朝鲜的每一个日子,我的心常常被一些东西感动着。”50多年过去了,今天当我们读起《再见了,亲人》时,心中一定会涌起和作者魏巍同样的情感。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阅读,看看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学生读课文,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结合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巡视,参与交流。)三、倾心研读深入文本1、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结合自己所划的句子谈谈文章的什么地方深深感动了你?2、读悟结合,体会感动(大娘、小金花、大嫂的故事,学生谈到谁就讲谁)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2页大娘生读“大娘送打糕”部分谈感受:师:什么是雪中送炭?师: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师:同学们理解的非常深刻由于这件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朝鲜人民非常关心志愿军战士朝鲜人民把志愿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师:所以志愿军才会充满感激的说——这真是雪中送碳啊师:再读一遍大娘的身上还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给志愿军战士送打糕,累得昏倒在路旁了。师:仅仅是劳累?生: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因为她要穿过硝烟,可能会被敌人的炮弹打中。生读句子并谈体会(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这个地方让我感动,因为大娘为了救志愿军伤员失去了自己的小孙孙。师:同学们,理解”唯一”吗?生:独一无二只有这一个再没有第二个⋯⋯师:“唯一”说明了什么?生:大娘的亲人只有孙子一个人大娘除了孙子再没有别的亲人了⋯⋯师:“失去唯一的小孙孙”就意味着什么?生:大娘今后将孤独一人当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她要独自承受感觉生活没有了快乐⋯⋯师:但即便如此,当敌机呼啸而至的时候,大娘却坚定地背起了伤员,永远地舍下了自己的小孙孙。这就是我们的大娘!这就是我们的亲人!(让学生读这段话,抓住“背起”“丢下”“唯一”感受大娘的大爱)。其实,在这8年的时间里,大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付出的太多太多!(出示句子“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师:让我们放飞思绪,想一想,在这八年的时间里,大娘还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做过...